[发明专利]势能驱动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9644.9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7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徐维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维清 |
主分类号: | B62M1/18 | 分类号: | B62M1/18;B62M1/20;F03G1/00;F03G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9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势能 驱动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势能驱动自行车,势能驱动自行车是由势能产生系统、势能发电系统、电力驱动系统、人力驱动系统组成。势能产生系统包括自行车车身及自行车直杠、座椅、自行车横杠、轴承、势能弹簧、椭圆形车轮组成;发电系统包括连杆、单向转动轮、储能弹簧、飞轮、齿轮、托架、发电机组成;电力驱动系统包括电动机、电池组成。自行车座椅固定在自行车横杠上,自行车横杠与自行车直杠通过轴承连接,可以上下转动,势能弹簧一端固定在自行车横杠上,另一端固定在自行车直杠上,连杆一端与自行车横杠连接,另一端与单向转动轮连接,单向转动轮与齿轮通过储能弹簧连接,齿轮与飞轮固定连接,托架固定在车身上,用来安装发电系统的设备,电动机固定在椭圆形车轮的中轴上。势能驱动自行车利用运行时产生的势能发电,电能供电动机工作,驱动车辆前进。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是靠人力或电力来驱动的。人力驱动的自行车对人身体体能有很大的消耗,尤其是远路程的骑车,体能差的人根本就不可能远程骑车;电动自行车要消耗电能,一辆电动自行车虽然消耗的电能很少,但是所有的电动自行车加在一起,那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电动自行车行驶路程也很有限,充一次电只能行驶一定的距离,遇到没电时更没办法,而且充电也不方便,有的还要提到楼上充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的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的不足,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势能驱动自行车,该势能驱动自行车不仅具备传统的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所有功能,而且环保、能耗低、使用方便、可远程行驶。
本发明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当势能驱动自行车行驶时,由于道路不完全平整及椭圆形车轮的原因,坐在车上的人及车辆会向下产生不断变化的势能,又因自行车横杠与自行车直杠是通过轴承连接,在势能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上下转动,所以车辆在行驶时,人会一上一下的往返运动。当向下运动时,连杆也会向下运动,给单向转动轮传递动能,使单向转动轮转动,单向转动轮向储能弹簧传递动能,储能弹簧向齿轮传递动能,齿轮带动发电机发电,向电池充电,电池向电动机供电,使车辆前进。人力驱动系统是在其它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备用的。
本发明专利有益效果是:势能驱动自行车不仅具备传统的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所有功能,而且环保、能耗低、使用方便、可远程行驶。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专利工作原理图;附图2是势能发电系统放大图。
图中1.连杆,2.单向转动轮,3.储能弹簧,4.飞轮,5.齿轮,6.托架,7.电动机,8.座椅,9.自行车直杠,10.发电机,11.自行车横杠,12.轴承,13.电池,14.势能弹簧,15.椭圆形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当骑车人坐在座椅(8)上行驶时,由于道路不完全平整及椭圆形车轮(15)的原因,坐在座椅(8)上的人及车辆会向下产生不断变化的势能,又因自行车横杠(11)与自行车直杠(9)是通过轴承(12)连接,在势能弹簧(14)的作用下,可以上下转动,所以车辆在行驶时,坐在座椅(8)上的人会一上一下的往返运动,当向下运动时,连杆(1)也会向下运动,给单向转动轮(2)传递动能,使单向转动轮(2)顺时针转动,单向转动轮(2)向储能弹簧(3)传递动能,储能弹簧(3)向齿轮(5)传递动能,齿轮(5)带动发电机(10)发电,向电池(13)充电,电池(13)向电动机(7)供电,使车辆前进。单向转动轮(2)只是在顺时针转动时与储能弹簧(3)是接合状态,才能向储能弹簧(3)传递能量,单向转动轮(2)在逆时针转动时与储能弹簧(3)是断开状态,所以当向上运动时,连杆(1)也会向上运动,带动单向转动轮(2)逆时针空动,不会阻碍齿轮(5)及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当人向上运动时,单向转动轮(2)自动阻止储能弹簧(3)逆时针转动,防止能量浪费。储能弹簧(3)的作用是:势能都是瞬间的,当连杆(1)瞬间传递的动能很大时,系统无法瞬间将能量全部吸收,这时储能弹簧(3)就能将能量储存起来,然后再释放出来,起到缓冲的作用。飞轮(4)的作用是:当系统传递的能量较大时,飞轮(4)可以阻碍运转速度,能量将被储能弹簧(3)储存起来,当系统传递的能量较小时,飞轮(4)可以依靠惯性,保持运转速度,起到控制运转速度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维清,未经徐维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96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