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误差因素的反射面天线机电综合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0058.6 | 申请日: | 201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3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郑飞;李娜;段宝岩;陈梅;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H01Q19/10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误差 因素 反射 天线 机电 综合分析 方法 | ||
1.一种基于误差因素的反射面天线机电综合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天线加工的实际情况,确定天线制造误差的量值,按如下步骤将其融入到天线的结构参数中,对天线进行几何造型:
(1a)根据天线的具体形式以及电性能指标要求,提取天线的主要结构参数;
(1b)将结构参数按照相应的格式,写成可编辑的文件格式;
(1c)利用现有的三维造型软件,读取天线结构参数的文本文件,得到天线的三维模型;
(1d)根据天线加工的实际情况,确定天线模型的描述精度,通过改变描述精度来仿真天线制造精度的改变;如制造误差只在局部存在,通过输入位置坐标,确定制造误差施加的范围。
(2)根据天线的几何造型,建立天线的结构模型;
(3)根据天线的实际工作情况,确定环境载荷的量值,将环境载荷的量值施加到天线结构模型中,得到确定系统误差的天线变形结构网格:
(4)根据天线变形结构网格,构建天线的变形结构模型;
(5)根据天线的实际工作环境,确定随机误差的量值,并将随机误差的量值施加到天线的变形结构模型中:
(6)将天线的变形结构模型转换为天线电磁分析模型:
(6a)由天线结构分析模型,得到天线结构模型的体单元;
(6b)由天线结构模型的体单元提取出天线表面单元;
(6c)对天线表面模型进行修正;
(6d)重新进行网格划分,构建符合电磁分析要求的新网格;
(6e)根据电磁分析网格,构建天线电磁分析模型;
(7)根据天线电磁分析模型,设置边界条件,激励,划分网格,计算天线的电性能参数,如果满足天线电性能计算精度要求,完成计算,反之,重复步骤(1)至步骤(6),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面天线机电综合分析方法,其中步骤(3)所述的将环境载荷的量值施加到天线结构模型中,按如下步骤进行:
(3a)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读入步骤(2)建立的天线结构模型;
(3b)根据天线的实际工作环境,在既不破坏模型,又足以产生明显的变形以验证机电综合设计的正确性的前提下,设计多种载荷和控制的量值与施加位置,分别进行变形仿真试验;
(3c)如果步骤(3b)所做试验的变形结果满足设定的变形要求,则确定该载荷和控制的量值与施加位置;反之,改变载荷和控制的量值与施加位置,重复步骤(3b),直到满足设定的变形要求为止;
(3d)根据步骤(3c)确定的载荷和控制的量值与施加位置,对天线有限元模型施加载荷和控制,得到天线的变形结构网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面天线机电综合分析方法,其中步骤(5)所述的将随机误差的量值施加到天线的变形结构模型中,按如下步骤进行:
(5a)根据天线的实际工作环境,确定施加随机误差的量值;
(5b)将随机误差的量值转换为符合正态分布的随机数,再将该随机数加到变形结构模型的节点坐标上;如随机误差只在局部存在,则通过输入位置坐标,确定随机误差的施加范围;
(5c)根据施加过随机误差的节点坐标,构建新的天线变形结构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面天线机电综合分析方法,其中步骤(6b)所述的由天线结构模型的体单元提取天线表面单元,是从每一个体单元的六个面单元中提取出位于天线表面的面单元,并舍弃其他面单元,再将提取出来的所有面单元进行集成,得到天线的表面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面天线机电综合分析方法,其中步骤(6c)所述的对天线表面模型进行修正,是判断每两个面单元是否重合,如果重合,则取其中一个面单元。反之,则全部保留。将保留的所有面单元进行集成,构建新的天线表面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面天线机电综合分析方法,其中步骤(5a)所述的根据天线的实际工作环境,确定施加随机误差的量值,是根据天线的实际工作环境对天线的安装精度进行测试,再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以测试数据的算数均方根值作为随机误差的量值。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面天线机电综合分析方法,其中步骤(5b)所述的将随机误差的量值转换为符合正态分布的随机数,是以随机误差的量值作为正态分布随机数的方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面天线机电综合分析方法,其中步骤(5c)所述的根据施加过随机误差的节点坐标,构建新的天线变形结构模型,按如下步骤进行:
(8a)根据施加过随机误差的节点坐标,得到新的节点坐标;
(8b)由三个节点坐标合成一个面单元,由六个面单元合成一个体单元;
(8c)将所有体单元集成,构建新的天线变形结构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005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