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托透平增压泵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0122.0 | 申请日: | 201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2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朱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生 |
主分类号: | F04D1/06 | 分类号: | F04D1/0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平 增压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对液体进行双级增压的泵。
背景技术
目前,与本发明相近似的通过对液体进行双级增压的泵还没有,只有一种对液体进行单级增压的皮托管泵,如专利号200680006798.4公开了一种用于离心皮托管泵的磨损环,该专利对皮托管泵的结构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其大致包括泵外壳,该泵外壳形成用于旋转组件的壳体,该旋转组件环绕静止皮托管。旋转组件还包括旋转机匣和转子盖,它们一起用于封闭皮托管。旋转组件以非常高的速度旋转,且当流体进入旋转地旋转时,它被引向旋转机匣的内周壁。静止的皮托管有开口和进口,该开口或进口定位得非常接近旋转机匣的内周壁。在旋转机匣中高速运动的流体遇到皮托管的进口,并通过皮托管泵送至泵的外部。上述结构的皮托管泵还存在出口液体压力不够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提高效率节能、大大增加出口液体压力的新型的皮托透平增压泵。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托透平增压泵,包括有泵体、通过轴承固定在泵体上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一端固定设有旋壳、所述泵体上设有供液体流入旋壳的内腔的流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有一级增压腔、二级增压腔,所述旋壳位于一级增压腔内,所述泵体内还设有一透平增压装置,该透平增压装置包括有支架,该支架固定设置在泵体上,所述支架内设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置于旋壳内并设置有透平叶轮,所述转动轴另一端置于二级增压腔内并设置有增压叶轮,所述旋壳的内腔和二级增压腔之间设置有导通道,所述泵体上设置有与二级增压腔导通的流出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我们可以大大增加泵出口处液体的压力,在上述方案中,通过一级增压腔内的液体带动透平叶轮转动,然后通过透平叶轮带动转动轴最后实现增压叶轮的高速转动,这时候在二级增压腔内的高压液体再次经过增压透平叶轮高速运转带动增加压力,最后从流出通道流出,我们利用透平原理,科学的利用一级增压腔内的余量高压液体能量,提高了效率达到节能要求,科学的增加了流出液体的压力,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支架位于透平叶轮的一端设有用于包裹透平叶轮的端盖,所述端盖顶端设有供旋壳内腔的液体置入端盖内带动透平叶轮转动的开口,所述转动轴位于透平叶轮一端通过轴承架设在支架上,另一端通过轴承架设在泵体内,所述支架内表面和转动轴之间间隔设置构成一间隔通道,所述支架位于旋壳内腔的一端设有连接旋壳内腔和间隔通道的连接通道,连接通道和间隔通道构成旋壳的内腔和二级增压腔之间的导通道,所述的透平叶轮的表面积大于增压叶轮的表面积;所述的泵体依次包括泵体座、泵体腔架、泵体连接架和泵端盖,它们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的传动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泵体座上,所述的一级增压腔位于泵体腔架内,所述的二级增压泵位于泵体连接架和泵端盖之间;所述的泵体依次包括泵体座、泵体腔架、泵体连接架和泵端盖,它们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的传动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泵体座上,所述的一级增压腔位于泵体腔架内,所述的二级增压腔位于泵体连接架和泵端盖之间,所述的支架位于透平叶轮的一端成喇叭状,所述的端盖也成喇叭状,支架的喇叭状端部与端盖通过螺钉固定构成一个容置透平叶轮的容置腔,所述支架上的连接通道的开口位于支架的喇叭状端部的周边;所述的旋壳由旋壳体和旋壳盖固定连接构成,旋壳体与旋壳盖固定连接构成旋壳的内腔,其中旋壳体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的旋壳盖上设置有与旋壳内腔导通的通孔,所述支架的外表面与旋壳盖和泵体连接架之间也设置有间隔通道,所述的泵体连接架上设置有导通孔,上述的通孔、间隔通道和导通孔导通构成泵体上的供液体流入旋壳的内腔的流入通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生,未经朱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01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