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施工人工挖孔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0396.X | 申请日: | 201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9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贵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19/20;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085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地下水位 施工 人工 挖孔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挖孔桩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挖孔桩是所有建筑中因地基土质松软达不到设计承载力,而必须设计的桩基工程。传统施工地下水较多的人工挖孔桩方法是:直接挖孔,挖下一段时,水太多了,一台水泵满足不了排水需要,就进行扩孔,改用两台以上水泵抽水。该施工方法的缺点是:扩孔后增大了桩身砼用量,浪费了相应的其它施工材料;桩内地下水多,容易引发溺水事故,直筒砼护壁也极易向下坠落,且要采用水下灌注砼的高成本投入。因此,施工此类挖孔桩的成本高和挖孔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施工单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安全可靠的一种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施工人工挖孔桩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施工人工挖孔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人工挖孔桩平面布置上周边设排水沟;
在人工挖孔桩外围进行降水井施工,以便于地下水涌入降水井内集中抽出排放;
采用潜水泵在降水井内抽水;
人工挖孔桩的护壁采用锯齿形砼护壁,用于防止砼下坠;
人工挖孔桩护壁成型后下钢筋笼直接浇灌砼。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降水井,直径1500mm,采用240厚红砖作护壁;所述人工挖孔桩,采用120mm厚锯齿形砼护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对有松软垮土层区的人工挖孔桩的砼护壁内需配置φ8@200钢筋网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对泥石流或粉煤灰区的人工挖孔桩的护壁采用钢护筒。
本发明是在人工挖孔桩附近设降水井集中排水,提供施工人工挖孔桩时基本上无地下水的安全施工环境;改变了传统施工人工挖孔桩护壁时在该桩内单一抽水并扩孔的施工方法,避免了水下灌注砼的高成本投入。采用本发明相对传统施工方法,降低了成本及操作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保证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施工人工挖孔桩的平面布置图。
图2是采用本发明施工人工挖孔桩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满足人工挖孔桩设计要求,在人工挖孔桩附近设降水井集中排水,提供施工人工挖孔桩时基本上无地下水的施工环境,在施工人工挖孔桩时需作120mm厚砼锯齿形护壁,桩身砼浇灌不需要水下灌注砼的高成本投入。
参考图1、图2,本发明一种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施工人工挖孔桩的方法的具体步骤是:
1)在人工挖孔桩平面布置上周边设排水沟。
2)在人工挖孔桩1外围按间距10m左右设降水井2,直径1500mm,降水井采用240厚红砖护壁6。以便于地下水涌入降水井内集中抽出排放。
3)在每个降水井内根据地下水9的多少设置2~3台潜水泵10抽水至地面8的地沟4,抽水管5及地沟水流方向3应保持畅通。
4)人工挖孔桩1采用120mm厚锯齿形砼护壁7,以防护壁坠落;对有松软垮土层区的砼护壁内需配置φ8@200钢筋网片;对泥石流或粉煤灰区的护壁采用钢护筒。
5)人工挖孔桩护壁成型后下钢筋笼直接浇灌砼。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03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的拼装式楼房
- 下一篇:防止高速公路车辆连环相撞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