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间轴轴箱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0518.5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0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峰;李岳恒;黄成荣;迟兴国;李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22 | 分类号: | F16C19/22;F16C33/48;F16C33/34;F16C33/82;F16C3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1602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轴箱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中间轴轴箱轴承。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技术的推广应用,大量机车投入运行,机车高速运行中,机车中的各个部件承受各种各样的力,机车中各部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机车的性能。其中,机车中的轴承是机车高速运行中的关键部件,其主要用来连接机车中各传动轴,需要承受各种力的冲击,因此,机车的轴承性能对机车整体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
目前,机车的中间轴轴箱轴承一般采用分装的两套单列圆柱滚子轴承,即在机车制造过程中,将两套单列圆柱滚子轴承组装到所需的部位,构成连接中间轴所需的轴承,以对待连接的中间轴进行安装和定位。这种采用分装的两套单列圆柱滚子轴承的方式中,使用时,需要对各分装的轴承进行清洗、涂脂、检验、匹配、组装等一系列工序,且在组装到机车过程中容易出现组装不到位,或者组装后两套滚子轴承配合度较差的问题,从而使得机车工作中,轴承的力承受能力较差,会出现轴承损坏或运行不良等现象,影响机车的整体性能。
综上,现有机车的中间轴轴箱轴承采用分装的两套单列圆柱滚子轴承时,在机车制造过程中需要对两套轴承进行清洗、涂脂、检验、匹配、组装等一系列工序,轴承组装过程复杂,且容易出现组装不到位,使得轴承力承受能力较差,导致轴承性能较差,从而影响整个机车的高速运行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轴轴箱轴承,可有效解决现有轴承组装过程复杂、组装不到位而导致轴承性能较差的问题,提高轴承组装的便利性,提高轴承的力承受能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轴轴箱轴承,包括:
轴承外套,所述轴承外套内设置第一轴承内套和第二轴承内套,所述第一轴承内套和第二轴承内套对接,且所述轴承外套与所述第一轴承内套、第二轴承内套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第一轴承内套、第二轴承内套与所述轴承外套之间分别设置有多个滚动体,所述滚动体的一侧设置在所述轴承外套的内壁上的活动槽内,所述滚动体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或第二轴承内套接触;
对接的所述第一轴承内套和第二轴承内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且所述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与滚动体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上述的中间轴轴箱轴承中,所述第一轴承内套和第二轴承内套与所述轴承外套之间均设置有保持架,所述滚动体设置在所述保持架的通孔内。且所述保持架可为塑钢保持架。
上述的中间轴轴箱轴承中,所述滚动体为采用对数母线的滚动体。
上述的中间轴轴箱轴承中,所述轴承外套两端分别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与所述第一挡圈、第二挡圈之间采用非接触密封连接。
上述的中间轴轴箱轴承中,所述第一挡圈与所述第一轴承内套为一体成型;和/或所述第二挡圈与所述第二轴承内套为一体成型。
本发明提供的中间轴轴箱轴承,通过轴承外套和两个轴承内套一体形成,可在使用时直接安装到车体的中间轴轴箱上,可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采用两列滚子轴承组装时造成的组装工艺复杂、组装不到位等缺陷,可有效提高轴承的工作性能,提高轴承力承受能力;同时,该一体形成的轴承,可便于轴承的运输和包装,避免采用现有两列轴承临时组装造成轴承运输和包装复杂,且容易因组装错误而造成配对错误,导致组装的轴承无法使用的问题;此外,该轴承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较小的体积,可有效提高轴承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间轴轴箱轴承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间轴轴箱轴承实施例的径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
1-轴承外套; 21-第一轴承内套; 22-第二轴承内套;
3-滚动体; 11-活动槽; 41-第一挡圈;
42-第二挡圈; 5-保持架; 61-第一防尘罩;
62-第二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05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型手持式屏幕感测指针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