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筒脱粒装置及脱粒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0556.0 | 申请日: | 201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0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韩正晟;高爱民;孙伟;魏宏安;孙步功;赵春花;张锋伟;敬志臣;戴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12/18 | 分类号: | A01F12/18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真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脱粒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小区育种小麦种子收获仍以人工收割、普通脱粒机脱粒、清选机清选的分段收获方式为主,收获期较长、间接损失大。近年来,所使用的小区小麦种子脱粒机的脱粒装置大多采用轴流式钉齿滚筒,其功耗大,籽粒的破损率较高,脱出的茎秆较碎,脱出混合物中杂余含量高,使得后续的清选负荷增加,脱粒机内部清理困难,种子残留量大,造成种子易混杂,导致试验数据失真。因此,轴流式钉齿滚筒不论是从整体尺寸还是其脱粒分离装置所存在的问题都不适用于以旋风分离器为气流清选装置的半喂入式小区育种小麦种子收获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结构紧凑,功耗小,籽粒破损率低,种子残留量小的滚筒脱粒装置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滚筒脱粒装置,包括脱粒滚筒,在脱粒滚筒外部设有外罩壳,所述的脱粒滚筒呈倒置圆台形,在倒置圆台脱粒滚筒的底部设有喂入导板,在倒置圆台脱粒滚筒的上设有扬谷器,在所述脱粒滚筒的筒身上设有板齿装置;在所述的外罩壳上,并靠近扬谷器的一端设有扬升管道。
进一步,所述的板齿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齿板,在齿板上设有短螺纹板,所述的短螺纹板板面与脱粒滚筒呈同心圆设置。所述的齿板是由薄钢制成。
进一步,所述的外罩壳包括上罩壳和下罩壳,上、下罩壳的内表面均呈半圆状,上、下罩壳相互扣合,并包裹在脱粒滚筒的外部。
进一步,在所述的上罩壳的内部壳面上设有螺纹脱粒元件。
进一步,所述的螺纹脱粒元件是在上罩壳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根长条状螺纹板。
进一步,在所述的上罩壳顶部圆弧段的切线方向连接有所述的扬升管道。
进一步,所述的扬谷器与脱粒滚筒同轴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倒置圆台形的脱粒滚筒锥角为8度-15度。
进一步,所述的喂入导板在脱粒滚筒底面圆周上呈直角均等排列分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滚筒脱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喂料导板将物料导入外罩体内,通过设置在呈倒置圆台形的脱粒滚筒筒体上设有的板齿装置以及上罩壳内壁上设有的螺纹脱粒元件将物料脱粒,此时脱粒滚筒对物料脱粒的线速度为vg= 20—23 m/s,转速为ng = 1470—1690 r/ min,使物料形成脱粒混合物料;
2) 脱出的脱粒混合物料在脱粒滚筒的作用下倾斜向后螺旋轴向输送,并在扬谷器的高速气流作用下,经扬升管道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气流清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纵轴流锥型滚筒脱粒装置在作业时小麦脱粒混合物料轴向输送快、功耗低,罩壳内部种子残留量小,无需人工清机,适用于以旋风分离器为气流清选装置的半喂入式小区育种小麦种子收获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脱粒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扬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上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下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纵轴流锥型滚筒脱粒装置脱出混合物分布图。
图中: 1.罩盖纹杆; 2.上罩盖; 3.扬升管道; 4.板齿装置;41.齿板;42.短螺纹板;5.扬谷器; 6.脱粒滚筒; 7.下罩盖; 8.喂入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05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