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伸缩式拾物钳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0576.8 | 申请日: | 201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2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爱良 |
主分类号: | B25J1/00 | 分类号: | B25J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177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拾物 | ||
1.一种伸缩式拾物钳,其包含夹持部分(1)、握持部分(5),及连接夹持部分(1)和握持部分(5)的连接管(4);
所述的夹持部分(1)有两个对称结构的张合钳脚(12),该两个钳脚的中部与钳脚座(14)相铰接,后部呈片状,分别插接在钳脚座内的滑块(15)中呈上、下叠装状态,滑块上连接有连杆(18),该连杆穿过钳脚座(14)和前座(19)连接在位于连接管(4)内的滑动组件(2)上,连杆(18)上还套装有压簧(17),该压簧两端分别顶推在滑块(15)和钳脚座(14)的内肩上;
所述的连接管(4)内设有一端连接滑动组件(2)、另一端连接握持部分(5)并受握持部分(5)操纵牵拉的拉绳(6);
所述的握持部分(5)由开有内槽的手柄(52)及摆动连接在手柄内槽的扳手(57)组成,手柄(52)内还设有上端与手柄铰接的固定摇臂(54),该固定摇臂下端与活动摇臂(55)上端铰接,所述拉绳(6)连接在活动摇臂(55)下端,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连接管(4)包括后端与手柄(52)固定的外管(42),该外管内设有活动伸缩的内管(41),内管前端定向活动配装在钳脚座(14)内,并与前座(19)固定;所述的外管(42)前端设有锁定内管(41)伸缩的锁定组件(3);
b、所述的滑动组件(2)包括设置在内管(41)内的齿条(20),该齿条前端连接连杆(18),后端设有短销(27);所述的齿条(20)上还设有沿齿条无转动往复滑移的活动座(29),该活动座内设有以销轴(221)连接的摆动件(22),并在摆动件一端设有与齿条(20)相啮合的单齿(222),另一端设有顶推摆动件(22)的短弹簧(21);所述的拉绳(6)穿过活动座(29)连接在单齿(222)上;所述的内管(41)内还设有两根钢针(24),该两根钢针一端活动穿设在活动座(29)上,另一端固定在后座(28)上,两根钢针上均套装有长弹簧(25),该长弹簧一端顶推在活动座(29)上,另一端固定在钢针(2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拾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41)与钳脚座(14)的定向活动配装是在内管(41)外壁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内管槽(411),相应在钳脚座(14)内壁上设有配装该内管槽(411)的第一定位键(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式拾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槽(411)设有两个,并作中心对称分布,相应的第一定位键(16)设有四个,并作圆周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拾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条(20)上设有沿齿条无转动往复滑移的导向块(23),该导向块上设有分别供拉绳(6)和两根钢针(24)穿过的导向缺口(231),还设有导向块槽(2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拾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条(20)靠近短销(27)一端设有无齿槽(2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拾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座(29)呈圆柱形,该活动座上设有两个作中心对称分布的活动座槽(291);所述的前座(19)上设有两个作中心对称分布的前座槽(191);所述的内管(41)内壁上设有两个同时与活动座槽(291)、前座槽(191)相配装的内管键(4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拾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弹簧(25)与钢针(24)的固定是在钢针上套装有弹簧垫圈,同时该钢针(24)上还设有阻挡弹簧垫圈向后滑移的冲模压扁结构,所述的长弹簧(25)顶推在所述弹簧垫圈上,并由热收缩管(26)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拾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组件(3)包括与外管(42)前端相固定的固定件(31),该固定件前端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开口槽(34),还设有一圈防脱环(33);所述的固定件内壁上设有第二定位键(35),固定件外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旋紧套(32),该旋紧套内为锥孔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拾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扳手(57)上端内还设有供拉绳(6)卷绕穿过的滚轮(51),该滚轮与扳手(57)同轴铰接在手柄(5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爱良,未经李爱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05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