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沥青混凝土抗车辙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0760.2 | 申请日: | 201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5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解孝林;周兴平;曾繁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4/36 | 分类号: | C04B24/36;C04B24/2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夏惠忠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沥青 混凝土 车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道路沥青混凝土抗车辙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充分混合后,通过熔融挤出、切粒、干燥制备得到的道路沥青混凝土抗车辙剂:
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烯烃 10wt%~80wt%;
聚烯烃 10wt%~80wt%;
无机矿物填充料 0~15wt%;
天然沥青 0~1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沥青混凝土抗车辙剂,其特征在于,原料的质量配比为:20wt%~70wt%的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烯烃、20wt%~70wt%的聚烯烃、5~10wt%的无机矿物填充料、5~10wt%的天然沥青。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沥青混凝土抗车辙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烯烃是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改性高密度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改性低密度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4.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沥青混凝土抗车辙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烯烃是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沥青混凝土抗车辙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矿物填充料是微米级碳酸钙、纳米级碳酸钙、滑石粉、石英砂、玻璃微珠、高岭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6.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沥青混凝土抗车辙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沥青是岩沥青或湖沥青。
7.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道路沥青混凝土抗车辙剂,其特征在于,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烯烃的马来酸酐接枝率为0.1%~2.0%。
8.一种道路沥青混凝土抗车辙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0wt%~80wt%的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烯烃、10wt%~80wt%的聚烯烃、0~15wt%的无机矿物填充料、0~10wt%的天然沥青在常温常压下充分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180~230℃、30~100rpm螺杆转速下熔融挤出、切粒、干燥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配比为:20wt%~70wt%的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烯烃、20wt%~70wt%的聚烯烃、5~10wt%的无机矿物填充料、5~10wt%的天然沥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烯烃是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改性高密度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改性低密度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烯烃的马来酸酐接枝率为0.1%~2.0%;所述的聚烯烃是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无机矿物填充料是微米级碳酸钙、纳米级碳酸钙、滑石粉、石英砂、玻璃微珠、高岭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天然沥青是岩沥青或湖沥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07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