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薯淀粉渣制备的腐植酸液肥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1022.X | 申请日: | 201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0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侯宪文;李勤奋;李光义;邓晓;武春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F11/00 | 分类号: | C05F1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地址: | 57173***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薯 淀粉 制备 腐植酸液肥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腐植酸液肥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木薯渣是木薯提取淀粉后的剩余物,以纤维素为主,还含有少量淀粉等营养物质,含水量高。目前,对木薯渣的研究多在利用其生产单细胞蛋白、乙醇或用作饲料等方面,但由于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等影响,利用量甚少。新鲜木薯渣如不及时处理极易腐败变质,就不能用作饲料或其他生产原料,大量的木薯渣被废弃,造成极大浪费,且严重污染环境。
腐植酸是一类成分复杂的高分子有机物质,应用面广泛。腐植酸类产品的发展与农业、园艺、降低杀虫剂、化肥的使用量以及有机种植食品的发展趋向密切相关,腐植酸类产品的应用已经全面发展起来。CN1626478A和CN101024590A等公开了利用风化煤等制取腐植酸肥料的方法和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形成腐植酸类物质的原材料在不断地增多,除了取源于泥炭、褐煤、风化烟煤以外,还可以通过消纳工农业生产中的纤维素废弃物等制取。在利用废弃物制取生物腐植酸方面已有一些成果,其中,CN1023153和CN1105006A公开了发酵制肥和生化腐植酸的方法,但在原料中需加油脂类和蜂蜜等原料;CN101040622A公开了一种利用植物秸秆制取腐植酸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法,原料需在80-90度高温下灭菌10-30min,且制得的产品浓度较低,商品化价值低。因此,利用更廉价的原料和更合理的工艺,制取生物腐植酸肥料仍是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薯淀粉渣转化生物腐植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腐植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堆体物料堆积至堆体物料温度为60℃-70℃,得到一次堆肥产物;
2)向步骤1)得到的一次堆肥产物中添加菌,进行发酵,得到发酵产物;
3)用碱的水溶液对步骤2)得到的发酵产物进行提取,得到提取物,即得到腐植酸。
所述步骤1)中,所述堆体物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木薯渣和禽畜粪便混合,调节其C/N比至(30-20)∶1,调节其含水量至(60-70)%,得到堆体物料;所述C/N具体为25∶1,所述含水量具体为65%;
所述步骤2)中,所述菌为植物乳杆菌、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所述植物乳杆菌优选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ACCC 10171,所述米曲霉优选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CICC 2146,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优选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nus subtilis)CICC 10076;
ACCC为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为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所述步骤3)中,所述用碱的水溶液对步骤2)得到的发酵产物进行提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碱的水溶液与所述发酵产物混合,分离,取分离出的液体,得到提取物。
所述步骤1)中,所述禽畜粪便为鸡粪和/或牛粪;所述木薯渣为干木薯渣和/或鲜木薯渣;
所述C/N比通过添加尿素或鸡粪调节;
所述堆积的时间为(2-3)天;所述堆积的时间具体为2天;
所述步骤2)中,所述菌的添加方式如下:
A、分别培养所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ACCC 10171、所述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CICC 2146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nus subtilis)CICC 10076,得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ACCC 10171培养物、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CICC 2146培养物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nus subtilis)CICC 10076培养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10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管理看板系统
- 下一篇:回转窑冷却机头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