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高效高功率因数电源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1532.7 | 申请日: | 201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7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林福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福泳;林福祥 |
主分类号: | H02M7/04 | 分类号: | H02M7/04;H02M1/42;H02M3/24;H02M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厦门市华侨大学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功率因数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开关电源,特别是一种高功率因数直流电源。
背景技术
传统的开关电源是在整流硅桥后直接接一个滤波电容,这种结构会产生大量的非线性电流并污染交流电网,同时它对电网所传送的电力利用率较低。为了减少非线性电流,并达到国际标准ENG1000-3-2,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提高功率因数,其中有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功率因数在80%--90%之间;还有一种是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线路,此种线路功率因数可达99%。有源线路最成功的是二阶功率校正线路,其原理是先将整流后的波动直流电的电压提高到特定的电压,并形成稳定的直流电压后,再将此直流电变换成我为输出直流电。此线路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一、它开始工作时有较大的冲击电流;二、它将现有的电压提升,从而增加了对后续功率转换元件的要求(即开关管的要求),目前高功率因数电源的损坏多属于这个原因;三、由于增加了一阶线路也增加了电源的自身损耗。此外人们还提出许多单阶高功率因数电源,这些线路多数以牺牲线路可靠性为代价,是不可取的。本人提出一种稳定可靠、高效节能并成本低的高功率因数直流电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高效并成本低的高功率因数(PFC)直流电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两种,一、单管高功率因数校正线路 二、双管高功率因数校正线路;二、桥式高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本发明不限制于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的连接方式。
附图说明:
图一、是本发明桥式高功率因数直流电源的第一种构型;
图二、是本发明桥式高功率因数直流电源的第二种构型;
图三、是本发明桥式高功率因数直流电源的第三种构型;
图四、是本发明桥式高功率因数直流电源的第四种构型;
图五、是本发明双管式高功率因数直流电源;
图六、是本发明单管式高功率因数直流电源第一种构型;
图七、是本发明单管式高功率因数直流电源第二种构型;
桥式高功率因数直流电源构型1(图一)
具体的连接方式
整流桥D110输入接交流电源;
第一电容C101并接在整流桥D110输出;
第一二极管D111的阳极接整流桥D110输出正极、第一电容C101的一端;
第二二极管D112的阳极接第一二极管D111的阴极;
第三二极管D113的阳极接整流桥D110输出的正极、第一二极管D111的阳极、第一电容C101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113的阴极接第二二极管D112的阴极;
变压器辅助线圈的一端接第一二极管D111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112的阳极;
第三电容C103的一端接变压器辅助线圈另一端;
第二电容C102的正极接第三二极管D113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112的阴极;
第五二极管D115的阳极接第二电容C102的负极,第五二极管D115的阴极接第三电容C103的另一端;
第六二极管D116的阳极接第五二极管D115的阴极、第三电容C103的一端;
第四电容C104的一端接第六二极管D116的阴极,第四电容C104的另一端接整流桥的负极、第一电容C101的一端;
第四二极管D114的阴极接第五二极管阳极、第二电容C102的负极,第四二极管D114的阳极接整流桥D110输出的负极、第四电容C104的负极、第一电容C101的一端;
第七二极管D117的阴极接第三二极管D113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112的阴极、第二电容C102的正极,第七二极管D117的阳极接第四电容C104的正极、第六二极管D116的阴极;
DC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正极接第三二极管D113的阴极、第二电容C102的正极、第二二极管D112的阴极、第七二极管D117的阴极,DC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负极接第四二极管D114的阳极、整流桥D110输出的负极、第四电容C104的负极、第一电容C101的一端;
变压器的辅助线圈与变压器或电感绕在同一个磁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福泳;林福祥,未经林福泳;林福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15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车走刀上料机
- 下一篇:4D影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