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屈服强度1000MPa级高强韧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1575.5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9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坦;于峰;侯华兴;金百刚;李新玲;郭晓波;刘明;李靖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8/54;B22D11/115;B21B37/74;C21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屈服 强度 1000 mpa 强韧 钢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强韧钢板生产,具体涉及屈服强度1000MPa级高强韧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高强度钢板的生产主要采用淬火+回火(即调质)的方法生产。如舞阳钢铁公司生产的WQ960E,该产品通过控制C含量并辅以Ni、Mo、Nb、Cr、V、Ti等元素合金化,采用两阶段控轧+控冷+调质的方法,该钢板的不足之处在于原材料成本很高,且工艺复杂、制造成本很高。又如2005年宝钢公司专利号为CN 1840724A的专利“屈服强度960MPa以上超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及专利号为CN 1840723A的专利“屈服强度1100MPa以上超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均采用TMCP+回火工艺,该系列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钢材成本较高、且受钢材成分及生产条件限制,成品板厚≤16mm。国外方面,瑞钢奥隆类似等级的牌号为Weldox960钢板,该产品采用调质的工艺生产,依靠Al元素的细化作用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强韧性,该技术的不足在于钢材制造成本较高,且高含量的Al容易在钢中产生更多的氧化铝夹杂,而产生细化晶粒作用的Al在焊接时大量溶解,导致热影响区晶粒粗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机械及矿山机械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大型机械设备表现出大型化、高强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市场对高强度低合金钢板的需求正逐年升高。此外,由美国经济危机引发的全球性萧条对我国的钢铁业带来了较大冲击,钢铁行业正朝着“短流程、低能耗、低成本、高性能”的方向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耗和产品成本无疑是应对危机的重要对策之一。一些采用在线淬火(DQ)方法生产高强韧性钢板的技术方法涌现出来,专利号CN 101215624A的专利便是使用该技术生产出一种屈服强度560MPa级高强韧钢板,然而其使用的水幕冷却淬火方式冷却速度调节范围小,不易于厚度和宽度方向的均匀冷却控制,且使用低流量生产薄板时,水幕容易被破坏,较难保证薄规格钢板板型。专利号CN 101633976A的专利公布了一种适合不同厚度高强韧钢板的直接淬火工艺。该方法使用了更为先进的高密度层流冷却方式,但是其冷却能力依然较低,且整个生产过程缺乏对原始坯料质量的科学控制,对于生产合金化程度更高的超高强度钢板有较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屈服强度1000MPa级高强韧钢板,采用电磁搅拌技术细化凝固组织晶粒,减少铸坯中心偏析及中心疏松,提高铸坯质量。在此基础上,合理的调控成分(主要控制C、Ni、Nb、Cr、Mo等元素含量),充分挖掘合金内在潜能以及发挥在线淬火+离线回火工艺的能力,在保证钢板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钢材的原材料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屈服强度1000MPa级钢板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冶炼、浇铸、加热、轧制、在线冷却(DQ+ACC)、堆垛缓冷以及离线回火等工序,使用该方法可制备12mm到50mm范围内各规格高强钢板。
该钢板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05%-0.08%;Si:0.1%-0.3%;Mn:1%-2%;P:≤0.015%;S:≤0.007%;Ni:0.3%-0.7%;Cr:0.3%-0.5%;Mo:0.3%-0.6%;Nb:0.02%-0.04%;V:0.03%-0.055%;Ti:0.01%-0.035%;B:0.002%-0.003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本发明气体含量控制目标:[O]≤0.002%,[N]≤0.004%(在Ti含量不超过上限的前提下,保证Ti/N≥3.2),本发明碳当量指标Ceq≤0.56%。
下面,对本发明的低成本屈服强度1000MPa厚规格钢板的化学成分的作用作详细介绍:
C:是贝氏体、马氏体钢中主要强化元素,是提高钢板淬透性的主要元素。C含量过低,将导致钢板制备过程抑制晶粒长大及起强化作用的碳化物(如NbC等)含量降低,进而降低钢板强度,此外过低的碳含量还会提升炼钢成本。C含量过高,钢板的焊接性能、塑性、韧性均下降,因此综合考虑成本、性能等因素,本发明C含量的控制范围为0.05%-0.08%,优选为0.06%-0.078%。
Si:Si在钢中固溶能力较强,且降低奥氏体中C的扩散速度,可以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但含量过高对钢板的低温韧性、焊接性能不利(在对低温韧性更为敏感的高强度钢板中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本发明控制Si含量在0.1%-0.3%,其作用还在于在炼钢的过程促进钢水纯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15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户外微型蒸馏装置
- 下一篇:伏地挺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