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拆卸干电池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1678.1 | 申请日: | 201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4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浦甘冬;张展嘉;邓一波;蒋建明;冯丹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天一中学 |
主分类号: | H01M6/06 | 分类号: | H01M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诗琼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卸 干电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卸干电池结构,是对传统锌锰干电池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各类干电池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电源。但干电池在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制造了相当大的社会环境问题。目前各类废旧干电池的随意丢弃正严重污染着环境。并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作者通过调查,发现废旧电池无人回收的原因主要是现有干电池在设计制造过程中主要考虑了电池的使用性能而忽视了其回收利用,使得电池在回收利用过程中工艺复杂,自动化程度低,电池构件损坏严重,从而使电池的回收经济价值大大降低。
电池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而目前就我国而言,废电池的处理却始终处于空白状态。随意丢弃的废电池严重污染环境,浪费大量可回收利用资源。目前电池在设计制造时仅考虑其使用性能,没有考虑其回收利用性,使得电池回收工艺复杂,成本高,其部件难以回收再利用等。因此我们想到了重新设计改进电池结构,以使其得以方便的拆卸回收的想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干电池结构,便于电池的回收再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可拆卸干电池结构,包括电池内芯、储液层、锌桶三个部分,所述内芯和储液层之间通过多孔内桶隔开,内芯在多孔内桶内,内芯与储液层通过多孔内桶的孔隙连通。内芯的材料为二氧化锰和碳混合物,储液层的电解液为氯化铵和氯化锌混合液。电池壳体还包括电池帽、碳棒、密封帽以及在密封帽和多孔内桶之间的密封胶、在内桶与锌桶底部之间设置的储液海绵,储液海绵可以对电解液进行储存和补充。
通过使电池各个部分模块化,从而使电池能够快速方便的拆卸,且保证其性能与现有电池无异;
减少电池在回收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电池各部分在回收过程中的完好率,提高重复利用率,是物尽其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通过回收,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本专利通过将干电池结构化设计成电池内芯、储液层、锌桶等三个部分,实现了干电池的方便,快速和无损化拆卸,有效提高了干电池回首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意义,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可拆卸电池结构,分考虑了干电池在回收过程中的可拆卸特性,将电池(以锌锰干电池为例)设计成电池内芯、储液层、锌桶等三个相互独立的三个部分,在电池使用寿命结束后,通过简单的工艺即可以将三个部分分解开来。电池内芯经过烘干处理重新应用于电池生产,储液层也可用于新电池的生产,锌桶可回收再利用。这种设计使电池拆卸更加简单,成本更低,利用率更高,所以具有更高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环境意义。更重要的是本设计采用的可拆卸设计,在产品的设计生产阶段就考虑到产品回收和资源再利用,是一种全新的绿色设计理念,在当前人与自然、环境、资源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显然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能够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更好的贡献。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可拆卸干电池结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可拆卸干电池结构,包括电池内芯2、储液层4、锌桶1三个部分,所述内芯2和储液层4之间通过多孔内桶3隔开,内芯2在多孔内桶3内,内芯2与储液层4通过多孔内桶3的孔隙连通。内芯2的材料为二氧化锰和碳混合物,储液层4的电解液为氯化铵和氯化锌混合液。电池壳体还包括电池帽6、碳棒9、密封帽7以及在密封帽7和多孔内桶3之间的密封胶8、在内桶3与锌桶1底部之间设置的储液海绵5,储液海绵5可以对电解液进行储存和补充。
通过使电池各个部分模块化,从而使电池能够快速方便的拆卸,且保证其性能与现有电池无异;
减少电池在回收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电池各部分在回收过程中的完好率,提高重复利用率,是物尽其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通过回收,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本专利通过将干电池结构化设计成电池内芯、储液层、锌桶等三个部分,实现了干电池的方便,快速和无损化拆卸,有效提高了干电池回首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意义,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可拆卸电池结构,分考虑了干电池在回收过程中的可拆卸特性,将电池(以锌锰干电池为例)设计成电池内芯、储液层、锌桶等三个相互独立的三个部分,在电池使用寿命结束后,通过简单的工艺即可以将三个部分分解开来。电池内芯经过烘干处理重新应用于电池生产,储液层也可用于新电池的生产,锌桶可回收再利用。这种设计使电池拆卸更加简单,成本更低,利用率更高,所以具有更高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环境意义。更重要的是本设计采用的可拆卸设计,在产品的设计生产阶段就考虑到产品回收和资源再利用,是一种全新的绿色设计理念,在当前人与自然、环境、资源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显然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能够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更好的贡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天一中学,未经江苏省天一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16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