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获得杂种小麦纯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2054.1 | 申请日: | 201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6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随庄;王纬;叶春雷;罗俊杰;王红梅;张艳萍;厚毅清;石有太;谢志军;陈玉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2 | 分类号: | A01G1/02;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获得 杂种 小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麦育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获得杂种小麦纯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杂交育种是目前培育小麦品种普遍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杂交组合在田间种植,连续自交多代,这个过程在一年一个世代的情况下,品种间杂交组合一般需要5-6年时间(远缘杂交组合需要更多的年限),这就要求在田间多年种植大量的材料,占用大量的耕地,经育种研究者大量地鉴定筛选量才能获得纯系,用于进一步鉴定筛选,耗时费力;并且,在分离世代群体材料中,由于等位基因是杂合的,只表达显性基因的性状,而隐性基因的性状不表达,在早代选择过程中容易造成携带隐性性状基因的材料被丢失,选择效率低下。为了加快育种进程,杂交育种中采用异地或人工气候室进行加代,以加速基因纯合,异地加代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大,并且由于生态条件的改变,在异地难以对育种材料进行筛选,只能将加代繁殖的材料全部收获,下年全部种植在本地,这就大大增加了田间工作量和育种成本;人工气候室加代由于要建立大型专用设施,每年需要大量维护和运转经费,使用成本高,难以在一般的育种单位开展,使这种加代方法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单倍体育种技术由于能够实现一代获得纯系,缩短了杂交育种中通过多年连续自交获得纯系的年限,因此,倍受育种工作者推崇。长期以来,花药培养是主要的单倍体育种技术之一,然而,由于花药壁的存在,这种方法存在着小孢子胚诱导频率低、基因型对小孢子胚的形成有决定性影响的缺点,制约了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有效提高小孢子胚诱导频率的快速获得杂种小麦纯系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快速获得杂种小麦纯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配制杂交组合:根据育种目标,选择性状互补的品种做亲本,人工去雄授粉,成熟后,按杂交组合收获杂交穗,单独脱粒,得杂交组合材料种子;
⑵种植杂种材料:在小麦播种期,按20cm行距、10cm株距点播所述杂交组合材料种子60粒,并使播种沟地平整;
⑶确定适宜的取穗时期:取孕穗期麦穗中部的花药,在显微镜下观察小孢子的发育时期,将所述小孢子发育到单核中期-单核后期的麦穗从穗下节处折断,并剪掉叶片;
⑷预处理花药:首先用质量浓度为75%的酒精对所述步骤⑶所得的麦穗进行表面灭菌后,剥出麦穗;然后将该麦穗放入质量浓度为0.1%的HgCl 溶液中,摇晃3~5分钟,倒掉HgCl溶液,经无菌蒸馏水洗涤后,取出麦穗并吸干表面水分,取出花药;最后将所述花药用3ml预处理溶液接种,并在28~33℃温度下暗培养34~76小时,得到预处理花药;
⑸游离纯化小孢子:将所述步骤⑷所得的预处理花药经震荡、过100微米筛网过滤后,得到花药残渣;在所述花药残渣中按料液体积比为1:15~20加入小孢子提取液,经震荡、过100微米筛网过滤后,在12~15℃温度下离心分离,弃上清液,得小孢子沉淀物;在所述小孢子沉淀物中按料液体积比为1:15~20加入质量浓度为55%的甘露醇溶液,使所述小孢子沉淀物充分悬浮后,吸出悬浮液,滴加到质量浓度为21%的麦芽糖溶液中至溶液总体积为10ml,并在12~15℃温度下离心分离后,吸取麦芽糖与甘露醇界面处的小孢子;在所述小孢子中按1:5~10的料液体积比加入无麦芽糖的小孢子胚诱导培养基,在12~15℃温度下离心分离,弃上清液,再加入2ml小孢子胚诱导培养基,使所述小孢子充分悬浮;
⑹调整小孢子的密度:取所述步骤⑸所得的小孢子悬浮液1~2滴,滴到血球计数板上,计数小孢子的数量,并通过所述小孢子胚诱导培养基,将小孢子密度调整为10000个/ml;
⑺诱导形成小孢子胚:吸取3ml、密度为10000个/ml的小孢子溶液,加入到直径为6cm的无菌玻璃培养皿中,同时接种6个末授粉小麦子房,将皿口用parafilm膜封住后,在温度为28~32℃的培养箱中培养,直到小孢子胚发育到1.3~1.5mm大小;
⑻分化培养形成再生植株:将所述步骤⑺所得的小孢子胚转接到小孢子胚分化培养基中,在培养室中经8小时黑暗、光照强度为2000~3000 LUX 的16小时光照培养,直至形成再生苗;
⑼再生苗低温越夏:当再生苗长至0.3~0.5cm时,将其放入温度为4℃且经8小时黑暗、光照强度为2000~3000 LUX 的16小时光照培养室中培养40~60天,得到绿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2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