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自订标签开启对应目标文件的系统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2365.8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1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邱全成;徐胡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自订 标签 开启 对应 目标 文件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件开启系统及其方法,特别是指一种通过自订标签开启对应目标文件的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纸本数据改以数字形式记录后,随着网络的普及,使得数字数据在网络上具有可以快速散布的优点,因此,在通过网络搜寻数据时,往往可以取得许多相关的文件。
然而,目前人们在浏览文件的过程中,若发现文件的内容包含感兴趣的数据时,并没有工具可以快速的将文件中使用者感兴趣的数据记录下来,也就是说,人们需要自行由文件中复制感兴趣的数据。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没有在复制感兴趣的数据时立刻记录包含感兴趣的数据的文件名称,则当需要开启包含感兴趣的数据的文件时,往往已经遗忘包含感兴趣的数据的文件名称,因此需要重新至网络上查找文件或重新浏览所有储存于本地端的文件,非常浪费时间。
另外,当感兴趣的数据达到一定数量之后,若需要浏览其中的某些数据时,不论感兴趣的数据已经依据特定的分类方式分别储存在不同的文件中,或是未经分类的都储存在同一个文件中,事实上都无法快速进行查找。
综上所述,可知现有技术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无法在大量数据中快速的查找出特定数据并至记录该数据的文件中进行浏览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此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存在无法在大量数据中快速的查找出特定数据并至记录该数据的文件中进行浏览的问题,本发明于是公开一种通过自订标签开启对应目标文件的系统及其方法,其中:
本发明所公开的通过自订标签开启对应目标文件的系统,至少包含:输入模块,用以由目标文件中标记目标数据,并提供输入自订标签,及用以提供输入查询字串;数据撷取模块,用以由目标文件中撷取目标数据;文件位置获取模块,用以获取目标文件的储存位置;储存模块,包含字词数据库,用以储存目标数据及储存位置至字词数据库中,使目标数据及储存位置成为自订标签的释义数据;查找模块,用以依据查询字串至字词数据库中查找释义数据;显示模块,用以显示释义数据中的目标数据及与目标数据对应的触发区域;文件开启模块,用以于触发区域包含的触发事件被触发后,依据释义数据中的储存位置开启目标文件。
本发明所公开的通过自订标签开启对应目标文件的方法,其步骤至少包括:提供于目标文件中标记目标数据;由目标文件中撷取目标数据;获取目标文件的储存位置;提供输入自订标签;储存目标数据及储存位置至字词数据库中,使目标数据及储存位置成为自订标签的释义数据;提供输入查询字串;依据查询字串至字词数据库中查找出释义数据后,显示释义数据中的目标数据及与目标数据对应的触发区域;当触发区域包含的触发事件被触发后,依据释义数据中的储存位置开启目标文件。
本发明所公开的系统与方法如上,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本发明通过由目标文件中撷取出被标记的目标数据以及获取目标文件的储存位置后,将目标数据以及储存位置储存为与自订标签相同的字词的释义数据,并在依据查询字串查找出相符的字词的释义数据后,显示目标数据以及对应目标数据的触发区域,使得目标文件在触发区域包含的触发事件被触发后被开启,借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可以达成快速查找出目标数据以及快速开启包含目标数据的目标文件的技术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的通过自订标签开启对应目标文件的系统架构图。
图2A为本发明所提的通过自订标签开启对应目标文件的方法流程图。
图2B为本发明所提的储存目标数据及文件位置的详细方法流程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的目标文件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的标签输入界面的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的查询界面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10 输入模块 120 数据撷取模块
130 字词选择模块 140 文件位置获取模块
150 储存模块 160 查找模块
170 显示模块 180 文件开启模块
190 汇出/汇入模块 300 目标文件
350 轨迹 400 标签输入界面
410 输入区域 420 备选标签栏位
500 查询界面 510 输入区域
534 显示区域 535 触发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23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树木枝节洞插嫁接方法
- 下一篇:水力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