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断电触头装置以及采用该装置的隔离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2969.2 | 申请日: | 201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2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棣楠;陈德州;宋磊;姜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12 | 分类号: | H01H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电 装置 以及 采用 隔离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触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熔断式隔离开关的对称双断电触头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该对称双断电触头装置的熔断式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熔断式隔离开关可为更换熔断器提供保护。当隔离开关的驱动极驱动触头极内的触头装置至断开位置时,熔断器必须在两侧均被隔离。为此,大多数已有的熔断式隔离开关均采用双断电触头,其中一种类型的双断电触头称为“旋转型”,其动触头、连接杆及驱动杆构成两个四连杆机构并共享一个固定连接,从而驱动所述动触头来转动另外两个独立的固定连接。这种类型的双断电触头具有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可靠的优点。然而由于两个四连杆机构共用一个固定连接,故两个四连杆机构的驱动角不同,导致动触头被非同步地驱动。在熔断式隔离开关将电路断开时,熔断式隔离开关的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将产生具有上千度高温的电弧。如果双断电触头不能同步断开,电弧对其中一对动触头和静触头造成的侵蚀将会明显大于另一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步断开的电触头装置及采用该电触头装置的隔离开关。
所述目的通过本发明的一种双断电触头装置来实现。所述双断电触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驱动件、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第一动触头、第二动触头、第一引导机构和第二引导机构,其中所述驱动件通过主轴连接到所述装置本体。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以及所述第一引导机构和所述第二引导机构分别关于所述主轴对称。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分别在所述第一引导机构和所述第二引导机构的引导下相对于所述装置本体枢轴地同步转动,从而分别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闭合或断开。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引导机构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一导槽,而所述第二引导机构包括第二导轨和第二导槽。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位于所述装置本体上,而所述第一导槽和所述第二导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上。
依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为延伸件。所述第一导槽和所述第二导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的中部,且与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的延伸方向相同。
依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双断电触头装置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的一端分别枢轴地连接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而另一端可分别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闭合或断开。
依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双断电触头装置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枢轴地连接所述驱动件于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同时插入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一导槽,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同时插入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第二导槽。
依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位于所述主轴的两侧,并在所述主轴的径向上与所述主轴成一条直线。
依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之间连接一熔断器。
依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位于所述主轴的两侧,并与所述主轴处于一个平面。
所述目的还通过本发明的一种隔离开关来实现。所述隔离开关具有上述双断电触头装置。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对称地设置部件和引导机构实现了动触头的同步断开,从而保证了电弧对触头的均匀侵蚀、延长了触头装置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同时还实现了可靠的接触。
附图说明
结合以下附图,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或装置:
图1展示了处于闭合状态的本发明的触头装置1;
图2展示了处于中间状态的本发明的触头装置1;
图3展示了处于断开状态的本发明的触头装置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29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