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新型电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3151.2 | 申请日: | 201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8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G08C23/02;G10L1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1111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声纹 识别 新型 电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新型电视装置,能够对固定语音信号进行识别,提取声纹信息,判断使用者的身份并根据人物身份实现相关的电视操作,以及通过提取的语音指令实现对电视的控制。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电视机主要还是通过遥控器控制,进行人工的选台,存在许多操作上的不便。声纹识别用户身份以及基于电视声音指令控制,目前尚无相关应用到电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新型电视装置,能够对固定语音信号进行识别,并根据人物身份进而实现电视的个性化设置,实现语音指令对电视的播放控制。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新型电视装置,包括语音信号采集模块、信号预处理模块、声音信息提取模块、身份识别模块、以及电视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通过语音采集模块采集语音信号,经信号预处理模块,对信号进行滤除背景杂音处理,声音信息提取模块将提取经处理后的语音信号信息,并判断是否进行存储还是进行身份识别操作,在身份识别模块中,将提取的语音信息与已存储于存储器里的语音信息数据进行比对,进而判断使用者的身份,而后根据人物身份识别结果,经电视控制模块完成相应的电视操作。
利用语音采集设备采集电视使用者声音信息,在信号预处理模块中进行滤除背景杂音操作后向电视控制模块输送有效声纹信息。
在电视控制模块中,执行加载个性化设置或默认设置,以及根据提取的语音指令完成相应电视操作。
本发明技术方案新颖、实施方法具体,在电视控制应用领域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技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信号采集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现方式如下,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新型电视装置,包括语音信号采集模块、信号预处理模块、声音信息提取模块、身份识别模块、以及电视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通过语音采集模块采集语音信号,经信号预处理模块,对信号进行滤除背景杂音处理,声音信息提取模块将提取经处理后的语音信号信息,并判断是否进行存储还是进行身份识别操作,在身份识别模块中,将提取的语音信息与已存储于存储器里的语音信息数据进行比对,进而判断使用者的身份,而后根据人物身份识别结果,经电视控制模块完成相应的电视操作。
请参见图1,图1是一具体的实施的原理框图,根据系统框图,总体可以分为识别功能模块和电视控制模块两大块。其中,语音信号采放集模块主要负责用户语音信息的采集;信号预处理模块负责将模块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滤除背景噪音、 加窗等特殊处理;声音信息提取模块主要是从经过预处理后的声音信息中提取供声纹识别所需信息与语音指令识别所需信息;声音识别模块将提取的声纹信息与已存储于存储器中的声音信息数据进行比对,进而判断用户的身份,电视控制模块主要根据身份识别结果实现电视的个性化设置,以及根据提取的语音指令进行电视机的控制。
整个系统工作流程分为:
1、采集过程:主要是家庭成员的身份数据和语音指令数据采集。在使用该功能前,首先要通过信号采集模块采集家庭成员的声纹信息,供后续身份识别使用。其采集过程详见图2,在使用该功能时,首先通过录音设备,如麦克风等,进行使用者的声音录制,声纹进行预处理(如抗混叠滤波、预加重、加窗等操作),在声音信息提取模块提取声纹信息,判读数据是否需录入,不录入的话就进行身份识别处理;选择录入的话,将对身份识别的数据进行采集并存储。
2、使用过程:主要是家庭成员的身份识别与电视控制。数据采集完成后,当系统再次启动,系统识别出使用者的身份后,根据所识别的身份加载所保存的个性化设置,以及通过采集的语音指令,实现对电视的声纹控制。其使用过程见图3,所采集的数据与系统已存的数据进行比较,没有相符的声纹数据将加载默认的设置;如果两个比较的数据相同的话将加载所保存的个性化设置,个性化信息包含:音量参数,图像参数,亮度参数以及喜爱的节目列表等,也可通过采集的语音指令识别信息,对电视机进行选台、音量等控制,实现语音指令识别对电视进行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31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