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成型模具用碳纤维(粉)/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3266.1 | 申请日: | 201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3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青;赵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K9/00;C08K7/06;C08K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成型 模具 碳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种制造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方法,该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可以作为快速成型用环氧树脂模具的成型材料。
背景技术
由于环氧树脂的机械、物理性能最好,工艺性也好,环氧树脂制模成为一种现代快速制模技术,并具有制模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适合制作大型模具,特别适合形状复杂的制品和产品更新换代快速的工业领域。因此,在国外先进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在汽车制造业、玩具制造业、家电制造业、五金行业和塑料制品等工业系统使用得更为普及。
环氧树脂材料虽然强度高,但是材料韧性差,所以环氧树脂材料往往需要经过纤维增强才能更好地使用。传统制造环氧树脂模具所用的增强材料多为玻璃布或者其他纤维布(纸),[中国专利,申请号:CN97108948.5],在制作工艺上比较复杂。一般是在处理好的阳模表面进行翻制模具,在翻制阴模前,涂好脱模剂,然后将胶衣树脂按比例混合后刷或者辊涂在上边,厚度控制在0.3mm-0.5mm之间,然后铺覆几层纤维表面毡,用环氧树脂糊制,再用玻璃布加强,用环氧树脂糊制,重复此过程,直到达到设计要求。
传统的制作不仅工艺复杂,而且劳动强度高。本发明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工艺简单,使用范围广、污染小的生产方法,制备可以用于快速模具制造的碳纤维(粉)/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本发明采用短切碳纤维或者是碳纤维粉(文中用碳纤维(粉)表示这两种纤维)代替传统的玻璃布或者其他纤维布(纸)为增强材料。第一个特点是碳纤维(粉)可以直接通过人工或者机械的方法加入到环氧树脂混合体中,然后浇注成型,得到的碳纤维重量含量为5-50%。用浇注成型代替传统的人工涂覆成型,因而简化了加工工艺,减低了劳动强度,而且可以实现机械化生产,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第二个特点是此方法中使用的碳纤维(粉)为工业生产的废料,因此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起到废物利用的作用,有利于环保。所制作出的模具能够满足环氧树脂浇注模具的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采用原料环氧树脂、固化剂、改性剂、碳纤维(粉)等为主体材料。碳纤维(粉)经过表面处理以及超声分散后,均匀地混合在环氧树脂以及固化剂中,在一定的温度下,固化成型,得到纤维重量含量为5-50%的复合材料,具体步骤为:
碳纤维(粉)原料的准备:将碳纤维(粉)采用表面活性剂通过超声预处理,得到表面处理的碳纤维(粉);
混料:将表面处理的碳纤维(粉)原料与环氧树脂原料以及固化剂,通过超声分散的方法,混合均匀;
成型:将混合均匀的碳纤维(粉)环氧树脂混合物倒入成型模具中,再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经过一定的时间固化,得到碳纤维(粉)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碳纤维(粉)用以下热处理方法得到的碳纤维(粉)原料:将碳纤维(粉)浸泡于含有1-10%的偶联剂乙醇溶液中,超声分散后,于室温浸泡30-300分钟,于40-80℃晾干,得到表面改性的碳纤维(粉)原料。
适用于本方法的树脂基体材料是环氧树脂以及固化剂。100份环氧树脂与10-50%的固化剂,加入5-50%的表面处理的碳纤维(粉),超声混合均匀,倒入预热的模具内,真空处理,在一定的温度下,经过一定的固化时间,树脂凝胶,再进行后固化,得到碳纤维(粉)增强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本发明采用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碳纤维(粉)为原料,质地坚硬,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耐酸碱,碳纤维(粉)在环氧树脂中的含量可以达到5-50%。当碳纤维粉用量为10%时,材料的抗压强度为124.7MPa,冲击强度为31.13KJ/m2,热变形温度为113℃(采用C法测试,负荷为8Mp),硬度为29HBa。可以满足快速成型用环氧树脂材料的使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3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