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烷闭锁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4944.6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6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勇;张庆恒;张福禧;卞俊国;王立武;张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隆泰矿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烷 闭锁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烷闭锁报警器,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检测放炮区域的甲烷浓度和人员信息的甲烷闭锁报警器。
背景技术
在煤矿生产中,经常需要利用发爆器来对雷管进行引爆,如果在引爆的过程有未撤离爆炸现场的人员,则就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还有就是现有的引爆器也不具有甲烷气体检测功能,如果爆炸区域内的甲烷气体含量超标,将会导致瓦斯气体爆炸事故的发生。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在利用发爆器引爆雷管之前,应对现场是否存在工作人员和现场的甲烷气体含量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有效检测放炮区域的甲烷浓度和人员信息的甲烷闭锁报警器。
本发明的甲烷闭锁报警器,包括起运算和处理作用的微控制器,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口连接有甲烷传感器和人体传感器,微控制器的输出端口连接有LED数码管显示器,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端口连接有录放音芯片;所述录放音芯片经由音频功率放大器之后与声光报警器相连。甲烷传感器用于对爆破区域内的甲烷浓度进行检测,并把检测的甲烷浓度信号输入到微控制器中;人体传感器用于对爆破区域的人员情况进行检测。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的LED数码管显示器用于显示时间甲烷浓度信息;录放音芯片可以实现报警提示音的录制和报警提示音的播放,报警提示音经过音频功率放大器之后,可产生清晰报警。
本发明的甲烷闭锁报警器,所述微控制器的型号为PIC16F870-1,所述LED数码管显示器的型号为KD5361AH,所述录放音芯片的型号为ISD1820P,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型号为LM386;所述人体传感器为光敏电阻,所述的声光报警器包括扬声器和发光二极管。在井下矿区工作的人员所佩戴的矿灯会发出光信号,用光敏电阻来对矿灯发出的光信号进行检测,进而对工作区域有无人员做出判断。微控制器所采用的PIC单片机有较高的稳定性能,易于满足检测报警器的性能要求。KD5361AH型号的LED数码管用于显示时间甲烷浓度信息, ISD1820P型号的录放音芯片用于录制和播放报警声音,经过LM386音频功率放大器对待播放的信号进行放大之后,有易于工作人员听到。
本发明的甲烷闭锁报警器,还包括反相器和两个光电耦合器,所述光敏电阻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反相器与光敏电阻和两个光电耦合器均电气连接。两个光电耦合器实现信号的隔离控制,四个光敏电阻用于实现较大区域范围的人员检测。四个光电传感器光敏电阻经由反相器之后形成移动的逻辑关系,以便实现对引爆电路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置有甲烷传感器和人体传感器,实现了对甲烷气体浓度和人员信息的检测,有效地避免了在工作人员没有撤离或甲烷气体浓度超标的情况下雷管的引爆;本发明的甲烷闭锁报警器设置有录放音芯片和声光报警器,实现了报警声音的录制和播放,采用声音信号和光信号的双重刺激,来对爆炸区域的工作人员进行警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中:1微控制器,2甲烷传感器,3人体传感器,4录放音芯片,5音频功率放大器,6声光报警器,7 LED数码管显示器,8反相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发明的甲烷闭锁报警器的原理图,包括微控制器1、甲烷传感器2、人体传感器3、录放音芯片4、音频功率放大器5、声光报警器6、LED数码管显示器。微控制器1用于对甲烷传感器2和人体传感器3的输入信号进行检测和运算,甲烷传感器2可对矿井区域的甲烷气体浓度进行检测,人体传感器3用于对矿井区域的人员进行检测,录放音芯片4可实现报警提示音的录制和播放。音频功率放大器5可对报警信号进行放大,以便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隆泰矿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隆泰矿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49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