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红外陶瓷电热水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5004.9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8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硕琦;刘维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博智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4;C04B35/195;C04B35/19;C04B35/622;C04B41/86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333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陶瓷 电热 水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远红外陶瓷电热水壶,由陶瓷壶盖、陶瓷壶体、发热体、开关、与壶体底部连接的上底座、下底座及电源线构成,开关为由两部分分别设置于上底座及下底座构成的接触式开关,其特征是:壶体底部设有远红外陶瓷加热板,由制成远红外陶瓷加热板各成分质量分数如下:
原料A为47-60%、原料B为37-50%、添加剂TiO2为1%、CeO2为2%,
原料A的各成分质量分数为MgO:10-20%、Al2O3:30-40%、SiO2:40-55%,原料B为已煅烧的β-锂辉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电热水壶,其特征是:其的制造方法为:
(1)、将质量分数MgO:10-20%、Al2O3:30-40%、SiO2:40-55%混合均匀,在一定高温下煅烧,形成以α-堇青石为主晶相的堇青石陶瓷材料,经磨细后作为原料A;
(2)、将α-锂辉石在一定1090℃-1110℃保温煅烧,形成四方晶系β-锂辉石,经磨细后作为原料B;
(3)、将A、B与添加剂TiO2、CeO2以质量分数:A:47-60%、B:37-50%、TiO2:1%、CeO2:2%混合,经球磨8-10小时,造粒,干压成型直径为100-120mm、厚度为10-12mm坯体;
(4)、将上述坯体,经烘干,在高温下保温烧结制造出远红外陶瓷加热板;
(5)、采用传统陶瓷制造方法制造出陶瓷壶体;
(6)、将远红外陶瓷壶体,远红外陶瓷加热板、电发热体、温控部分、塑料上、下底座等装配成远红外陶瓷电热水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电热水壶,其特征是:其陶瓷壶体内壁上施远红外陶瓷釉,该釉组成质量分数是:基釉85-95%、纳米远红外陶瓷粉体5-15%;经球磨2-4小时而获得远红外陶瓷釉,经施釉、釉烧制造出远红外陶瓷壶体,釉烧温度为1080-1250℃,釉烧时间为7-9小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电热水壶,其特征是:远红外陶瓷釉所添加的纳米远红外陶瓷粉体按质量分数的配方为:Al2O3:29.8%、SiO2:43.6%、MgO:11.0%、TiO2:2.0%、Y2O3:4.0%、ZrO2:9.5%、Pd2O3:0.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远红外陶瓷电热水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的煅烧温度为1350-1450℃,煅烧时间为4-6小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电热水壶,其特征是:步骤(2)中的煅烧温度为1090℃-1110℃,煅烧时间为7-9小时。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电热水壶,其特征是:步骤(4)中的烘干温度为100-150℃,烘干时间为3-5小时,烧结温度为1350±10℃,保温时间为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博智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景德镇博智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50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