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柞树伞形树冠培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5146.5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7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仇家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河市二道沟柞蚕原种场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一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3 | 代理人: | 郭丽华 |
地址: | 11640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柞树 伞形 树冠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柞树的人工修剪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知道,蚕场柞树形态,与产叶量多少,叶质的优劣,放养管理的难易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均有密切关系。因此,根据蚕场的土质、坡度、树种及放蚕的要求等条件,培育适合养蚕需要的最好树型,对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茧质,十分重要。
目前蚕场的柞树普遍采用的是中刈树型。就是将自然柞林或人工栽植的柞树,在树液停止流动时期,用斧头从柞树基部砍断,叫根刈。再将3-5年生的根刈柞树,选健壮枝条1-3个,在休眠期距地面约50厘米处砍伐,其余枝条全部割除。留桩高度应根据地势和土质决定,生长期再伐去底发枝,促进干上枝条生长,以后2-4年修剪干上枝条,数年后中刈树型即可形成。优点是树冠较大,充分利用空间和光能,增加柞叶的产量和质量,单位面积的担蚕量可比根刈蚕场提高20-50%;距地面较高,可减少地面辐射热,柞叶不污染,害虫不易上树或潜伏,减少害虫危害。缺点是树冠小、徒长枝条太多,密度太大,不透光,叶片容易腐烂脱落,导致部分枝条枯萎,产叶量低。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叶量高、担蚕量高、节省人工、保持蚕场生态平衡的柞树伞形树冠修剪培育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柞树休眠期(东北地区11月15-下年3月15日前),树液停止流动时,选5-6年生的根刈柞树,在每墩柞树里,选择1-3个健壮树干,一般根据山势坡度,在距离地面为50-70cm处锯伐留桩。第二年长出许多侧枝,到了休眠期时根据蚕场柞树的疏密度,选留3-4根侧枝,再根据蚕场柞树的郁闭度确定侧枝长度,在侧枝长度约60-80厘米处剪掉,第三年分杈后继续按上年方法修剪,即可形成伞形树冠。伞形树冠形成后,每隔3-5年修剪一次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增大树形,向空旷树间延伸枝条,可提高树下杂草和灌木植物覆盖率85%以上,并提高根茎繁殖力,保护蚕场植被完整。形成三层覆盖,既第一层,上层有中刈伞形树冠,第二层是地表有密植的草灌植物,第三层是地面有残枝落叶为主的腐殖质层。这样具有截留雨水、缓冲暴雨对地面的冲击力,减轻泥水冲刷作用,降低坡面经流系数和土壤侵蚀模数,提高蚕场水土保持和生态平衡的调节能力。
2、由于充分利用空间和光能,单位面积产叶量和单位面积担蚕量可提高40%以上。
3、可使单位养蚕面积缩小30%,节省人工30%。
4、培育柞树伞形树冠,补充蚕场空间,扩大蚕场覆盖率:郁闭度可达0.7以上,提高蚕场水源涵养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在蚕场向阳山坡,选6年生根刈柞树,一亩坡地约180棵柞树。在柞树休眠期11月20号左右,树液停止流动时,对柞树进行修剪,在每墩柞树里,选择3个健壮枝条,在距地面60cm处锯伐。第二年在分杈或树节上部75cm处,剪去上梢,刀口力求平滑,防止砍劈裂纹。在所留桩干顶端选留2-3个毛枝向外延伸,彻底剪除其它无用枝权和干杈。第三年按照第二年的方法,再对分杈进行修剪,形成伞形树冠,三年后再对其进行修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河市二道沟柞蚕原种场,未经庄河市二道沟柞蚕原种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51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