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锚杆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5594.5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9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继红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岩土锚固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建设特别是地下空间开发的迅速发展,在基坑围护、边坡支护等工程建设中对锚杆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在软土地区,由于土体强度低,锚杆的侧摩阻力小,锚杆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锚杆形式是钻孔后注浆的锚杆,但目前因锚杆较长、承载力低等原因,锚杆在基坑围护、边坡支护等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近年来出现了在水平施工的高压旋喷桩、水泥土搅拌桩中插入钢筋或钢绞线而形成的锚杆形式,但往往因水泥土与钢筋、钢绞线的握裹力不足等原因导致锚杆承载力低,并时有工程事故发生。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锚杆,该复合锚杆能充分发挥岩土体的潜力,提供巨大的锚固力,并能将巨大的锚固力可靠地传递至被锚固的物体,扩大了锚杆的应用范围,安全可靠,造价低。
该复合锚杆包括水泥土锚固体、传力带、杆体三部分组成,其中的水泥土锚固体与土体直接接触,传力带位于水泥土锚固体内部,杆体穿越传力带。
在上述的复合锚杆中,上述的水泥土锚固体可以是在土体中施工的高压旋喷桩或其中一段或其中多段。
在上述的复合锚杆中,上述的水泥土锚固体可以是在土体中施工的传力带位置处直径大,非传力带位置处直径小的变截面桩体。
在上述的复合锚杆中,上述的传力带可以是在水泥土锚固体凝固前施工于其中的水泥浆块、砂浆块或细石混凝土等凝固后强度及与杆体的握裹力均高于水泥土的结构。
在上述的复合锚杆中,上述的传力带可以是置于水泥土锚固体内部的近似球状或椭球状的结构及其组合。
在上述的复合锚杆中,上述的杆体可以是钢筋、钢铰线或其与预埋件的组合。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锚杆施工方法,该复合锚杆施工方法可以顺利实现上述复合锚杆的施工,且可提供很大的的抗拔承载力,施工方便,质量可靠。
该复合锚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锚杆位置;
b)施工水泥土锚固体;
c)插入杆体与带有输送通道的传力带施工控制器;
d)沿输送通道注入未凝固的传力带材料,在传力带施工控制器的约束下完成传力带施工;
e)待步骤d)中传力带材料凝固后便形成了复合锚杆,完成复合锚杆施工。
在上述的复合锚杆施工方法中,上述步骤c)中所述的传力带施工控制器可以是袋状体与输送通道的组合,且袋状体与输送通道相互联通。
在上述的复合锚杆施工方法中,上述袋状体可以折叠的土工布。
在上述的复合锚杆施工方法中,上述的袋状体可以是弹性袋。
本发明的复合锚杆及其施工方法施工方便,造价低,锚杆承载力大,可用于软土地区,成功解决了软土对锚杆使用的限制。可广范应用于基坑围护等工程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用的复合锚杆结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用的传力带施工控制器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继红,未经张继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55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