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6866.3 | 申请日: | 200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3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彭成;郭力;曹小玉;李晋齐;姬洁莹;余葱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14 | 分类号: | A61K36/714;A61P19/02;A61P19/04;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13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药物 组合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申请是申请号:200710187708.2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申请号:200710187708.2,申请日:2007年11月23日,发明名称: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具体地,是药物的有效部位为活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物组合物,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川乌与白芍配伍的方剂现代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于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膝关节囊积液等疾病,除传统的汤剂外,目前市场上有川乌和白芍的中成药也很多,甚至还有保健品。如治疗癌性疼痛的天蟾胶囊,治疗寒湿型颈椎及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的附桂骨痛片、附桂骨痛胶囊、附桂骨痛颗粒,治疗骨关节增生性疾病的骨刺胶囊、骨刺片,治疗风寒湿痹的复方小活络丸、寒湿痹颗粒、寒湿痹片,治疗卵巢癌的琥珀丸,治疗筋骨软弱的追风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克痹通药酒,外用治疗跌打损伤的正骨膏,外用治疗哮喘的阿恒喘安贴等,槐木强身保健枕作为一种保健枕已经申请了专利。由此可见,川乌配伍白芍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已经非常的广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
川乌1-2份、白芍1-3份。
其中,它是由川乌有效部位、白芍有效部位为活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
川乌有效部位1-2份、白芍有效部位1-3份,其中所述的川乌有效部位为川乌总碱、川乌多糖;白芍有效部位为白芍总苷、白芍多糖。
其中,川乌总碱,总生物碱含量以乌头碱计含量≥30%w/w;川乌多糖,总多糖含量以葡萄糖计含量≥20%w/w;白芍总苷,总苷含量以芍药苷计含量≥30%w/w;白芍多糖,总多糖含量以葡萄糖计含量≥35%w/w。
川乌总碱、川乌多糖、白芍总苷、白芍多糖的提取方法,可以按教科书或文献公开的方法提取制备,如肖崇厚.中药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刘芳,杨广德.白芍中芍药苷的提取方法研究.中成药,2003,25(10):792~2795.;杨士友,孙备,黄世福,等.白芍中白芍苷提取和纯化工艺的研究.安徽医药,2004,8(1):221~222.;舒晓燕,刘慧,梁静,等.川附子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中药材,2006,29(12):1349~1352;谢晓梅,廖自荣.芍药中芍药苷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298~299;孙玉军,陈彦,吴佳静,等.草乌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组成性质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1):731~733;黄建明,郭济贤,陈万生,等.大孔树脂对草乌生物碱的吸附性能及提纯工艺.复旦学报,2003,30(3):267.;裴晓红,许闽,李亚飞等.白芍多糖铁配合物的合成及一般性质研究.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116):28~29。
其中,它是由下述重量配伍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
川乌总碱1-2份、白芍总苷1-3份。
其中,它是由下述重量配伍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
川乌总碱1-2份、白芍多糖1-3份。
其中,它是由下述重量配伍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
川乌多糖1-2份、白芍总苷1-3份。
所述的药剂是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或口服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重量配比的原料:
川乌1-2份、白芍1-3份;
b、提取原料中的有效部位,其中,川乌的有效部位为川乌总碱、川乌多糖、白芍有效部位为白芍总苷、白芍多糖;
c、混合,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药物药效明确,原料将白芍、川乌有效成分配伍,如将川乌有效部位为川乌总碱、川乌多糖;白芍有效部位为白芍总苷、白芍多糖配伍,尤其是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效果,但川乌总碱、芍药总苷配伍却有明显的作用。其中,重量配比为2∶3、1∶1、2∶1时抗炎、镇痛,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较好,具有最佳药效配伍,质量可控性强,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68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