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准正交信道分配的分布式Alamouti编码协作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7270.5 | 申请日: | 2010-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4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李建东;李小亚;张文柱;黄鹏宇;刘勤;李钊;盛敏;李红艳;杨家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06;H04L27/26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正交 信道 分配 分布式 alamouti 编码 协作 传输 方法 | ||
1.一种基于准正交信道分配的分布式Alamouti编码协作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定一个发送方S,两个中继R1、R2以及一个接收方D,以构成通信系统,并将该系统的一个传输周期划分为四个时隙;
(2)发送方S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连续广播两个映射到星座图的信号x1和x2;
(3)中继R1、R2以及接收方D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分别接收来自发送方S的信号,且中继R1、R2在第三时隙和第四时隙对收到的信号按如下步骤进行转发;
(3a)中继R1对其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收到的信号和乘以放大倍数α,得到和同时中继R2对其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收到的信号和也乘以放大倍数α,得到和其中Esr为发送方S到中继R1和R2的发送功率,Ω1为发送方S到中继R1和R2的信道衰落系数的方差,N0为加性高斯白噪声的方差;
(3b)在第三时隙,中继R1和R2在相同的信道上分别向接收方D发送信号和( )*为取复共轭;
(3c)在第四时隙,中继R1和R2在相同的信道上分别向接收方D发送信号和
(4)在第三时隙和第四时隙,发送方S在与两个中继正交的信道上分别向接收方D发送信号和
(5)接收方D对接收到的来自中继R1、R2以及发送方S的信号进行最大似然译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5)所述的接收方D对接收到的来自中继R1、R2以及发送方S的信号进行最大似然译码,按如下步骤进行:
(5a)接收方D对其在第三时隙和第四时隙收到的来自中继R1、R2的信号y1r和y2r除以归一化因子ω,得到归一化信号y1和y2:
其中Erd为中继R1,R2到接收方D的发送功率,Esr为发送方S到中继R1,R2的发送功率,和分别为中继R1和R2到接收方D的信道衰落系数;
(5b)接收方D将四个时隙收到的所有信号构成如下向量形式:
其中z1,z2,z3,z4为接收方D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时隙收到的来自发送方S的信号,y1,y2为接收方D收到的来自中继R1和R2的归一化信号,[ ]T代表向量的转置;
(5c)接收方D对(5b)中的向量Y左乘上MH,得最大比例合并结果为:
其中,MH是信道矩阵M的共轭转置,Esd发送方S到接收方D的发送功率,hsd为发送方S到接收方D的信道衰落系数,α为中继R1和R2处的放大倍数,ω为接收方D处的归一化因子,和分别为发送方S到中继R1和R2的信道衰落系数;
(5d)接收方D将星座图中的所有信号点分别与(5c)中得到的Y1和Y2进行欧氏距离比较,并找出同Y1和Y2距离最小的信号点,得到译码结果和
其中,G为信号星座图中所有信号点的集合,为星座图中的某一个信号点,d(m,n)为计算m和n两者间的欧氏距离,表示所有元素的最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72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