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腹腔镜用牵引穿刺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7702.2 | 申请日: | 201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0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毅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腔镜 牵引 穿刺 | ||
技术领域:
腹腔镜技术是外科手术进程中的里程碑,把外科技术引领到了一个崭新的微创阶段,并在各个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领域,腹腔镜手术已经占据很大的比例。
背景技术:
腹腔镜技术相比开放手术,具有很多优势:1.微创化:较小的切口就可完成以前需要大切口完成的手术;2.术中副损伤小:由于腹腔镜具有放大效应,组织结构显露的更加清晰;3.出血少:在腹腔镜直视下血管解剖更加精细;4.病人术后恢复快。但是,腹腔镜也有其局限性,如对医生的技能要求更加娴熟,手术操作的空间较为狭小,暴露不佳等,可以明显延长手术的进程,甚至导致中途转为开放手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腹腔镜手术空间较为狭小,暴露不佳的弊端,发明腹腔镜用穿刺牵引器,在不增加Trocar(最好翻译为中文,把英文放在括号中)的情况下,很好地解决手术野的暴露问题,为手术的顺利完成提供良好的基础。本发明包括尖端部(1),直杆部(2),尾端部(3),其中,尖端部和直杆部连结处有用于挂线的沟槽(4)。
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腹腔镜用穿刺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尖端部(1)的长度为15-20mm,直杆部(2)长度为185-210mm,直径为2-3mm,尾端部长度为20-40mm,宽度为20-30mm。
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腹腔镜用穿刺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尾端部为扇形尾端部,其中扇形半径长度为30-50mm。
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腹腔镜用穿刺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尾端部为扇形尾端部,其中扇形夹角为100-150度。
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腹腔镜用穿刺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尖端部(1)的长度为15mm,直杆部(2)长度为180mm,直径为2mm,扇形尾端部半径长度为40mm。
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腹腔镜用穿刺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扇形夹角为120度。
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腹腔镜用穿刺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沟槽(4)深度为2-3mm,宽度为1.5-2.5mm。
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腹腔镜用穿刺牵引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在需要牵引的部位放置或缝放牵引线;(2)在适当部位用放置穿刺牵引器;(3)把牵引线的两根游离端放置在穿刺牵引器的沟槽内;(4)把穿刺牵引器拔出体外,带出牵引线,并用血管钳固定牵引组织,暴露视野。
本发明优选采用扇形尾端部,其优点为握持方便,有利于穿刺时掌握适当的力量;本发明在尖端部于直杆部连结处设有沟槽,其与普通的针孔相比优点为在腔镜下挂线方便,可以顺利把牵引线带出体外;本发明的其它尺寸的优点,例如直径为2mm,对穿刺部位损伤小,完成穿刺后不会对气腹产生影响;沟槽设计为深度2-4mm及宽度1.5-3.5mm可以方便的把牵引线放入凹槽并带出体外。
附图说明:
图1是腹腔镜用牵引穿刺器的剖视图;
图2是在需要牵引的部位放置或缝放牵引线的示意图;
图3是在适当部位用放置牵引穿刺器的示意图;
图4是把牵引线的两根游离端放置在穿刺器的沟槽内的示意图;
图5是把穿刺器拔出体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在需要牵引的部位放置或缝放牵引线,
2.在不影响其他器械操作的适当部位放置牵引穿刺器;
3.把牵引线的两根游离端放置在穿刺器的沟槽内;
4.把穿刺器拔出体外,带出牵引线,并用血管钳固定牵引组织,暴露视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毅,未经张晓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77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给予食物组合物产品
- 下一篇:经冷冻烹调的面条类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