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板玻璃切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7828.X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2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申云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SA科技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33/02 | 分类号: | C03B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韩国仁川市南洞区古栈洞7***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板 玻璃 切割 方法 | ||
1.一种薄板玻璃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要切割的玻璃的前后面上粘贴砂磨用薄膜的薄膜粘贴工序(S1阶段);
在粘贴上述薄膜的玻璃上形成切割部分和非切割部分的图形的图形化工序(S2阶段);
去除切割部分的薄膜的切割部薄膜去除工序(S3阶段);
对切割部已去除薄膜的玻璃的表面进行掩蔽的掩蔽工序(S4阶段);
将掩蔽的薄板玻璃固定在轴上的玻璃放置工序(S5阶段);
将放置在轴上的薄板玻璃,通过移送单元移送的移送工序(S6阶段);
对移送来的薄板玻璃的切割部分表面上喷射研磨材,形成划痕的划线工序(S7阶段);
对在上述划线工序(S7阶段)中形成的划痕喷射研磨材,形成槽后进行切割的切割工序(S8阶段);
对在上述切割工序(S8阶段)中产生的研磨材和粉尘进行收集和分离,通过研磨材自动供给单元回收分离的研磨材后重复利用,并通过集尘装置回收粉尘的研磨材分离工序(S9阶段);
通过集尘装置回收处理分离回收的粉尘的粉尘处理工序(S10阶段);
清洗切割的玻璃A的清洗工序(S11阶段);以及
收集切割后完成清洗的玻璃的玻璃收集工序(S12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玻璃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化工序(S2阶段),留数毫米的切割间隙后进行图形化,以使能够根据在要使用薄板玻璃的手机、笔记本电脑、汽车导航仪、冰箱橱窗、TV遥控器、游戏机的种类,切割成多个块,如果需要孔部分,则将孔部分也一起进行图形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玻璃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放置工序(S5阶段)中,通过胶带、磁性、吸附方法中的某一个来进行,理想的是使放置的玻璃为多个,一次性地切割多张薄板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玻璃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送工序(S6阶段)中,基于滚轮的移送方式、利用聚氨酯O型圈的移送方式、基于橡胶传送带的移送方式、基于钢丝网传送带的移送方式中的一个方法来移送薄板玻璃,在所述划线工序(S7阶段)中,喷嘴往返装置(25)的喷嘴部(24)向传送带(14)的宽度方向进行往返运动,在薄板玻璃要切割的部位喷射研磨材的喷砂来在薄板玻璃要切割的部位形成划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板玻璃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嘴部(24)的喷射气压是1kg/cm2~6kg/cm2,从薄板玻璃的表面到喷嘴部的距离是60mm~300mm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玻璃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工序(S8阶段)与所述划线工序(S7阶段)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玻璃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研磨材分离工序(S9阶段)中收集到漏斗(34)中的研磨材、粉尘、玻璃碎片等,通过过滤网(31)过滤异物后重新通过振动器网筛(54)过滤异物,将异物向外排出后移送到旋流分离器(51)中,通过圆心分离研磨材和粉尘离,将分离的研磨材保存在旋流分离器漏斗部(53)中重复利用,将粉尘通过与排出端口(55)连接的排管(61)吸入到集尘装置(60)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玻璃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粉尘处理工序(S10阶段)中,将通过排管(61)收集到集尘袋(64)中的粉尘,通过脉冲类型的通气方式或者摇动方式抖出,通过在下部的集尘室(63)捕集后排出到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玻璃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洗工序(S11阶段)中,对设置在排出部(12)前端的风扇或者通过压缩机气体压缩的薄板玻璃(A)进行清洗,在所述玻璃收集工序(S12阶段)中切割结束的薄板玻璃(A)退出到排出部(12)后收集保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A科技株式会社,未经SA科技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782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命元素定向分解定向重组的技术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辊研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