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铝合金平面加工的组合式铣刀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98151.1 申请日: 2010-09-30
公开(公告)号: CN101934398A 公开(公告)日: 2011-01-05
发明(设计)人: 曾立云;李满瑞;刘伟;闫幸瑞;曹建会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
主分类号: B23C5/00 分类号: B23C5/00;B23C5/20;B23C5/02
代理公司: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代理人: 高尚梅
地址: 300141 天***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铝合金 平面 加工 组合式 铣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一种用于铝合金大平面铣削加工的组合式刀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铝合金平面加工的组合式铣刀。

背景技术

在机器零件中,带平面的零件很多,加工平面是铣加工的基本内容之一。

在平面铣削铝合金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刀具为镶齿圆盘铣刀或大直径的端铣刀。镶齿铣刀或端铣刀直径是一定的,一般不会超过400mm,根据铣刀直径为铣削宽度的1.4~1.6倍的经验公式,市场销售铣刀可加工的最大宽度为250~285mm,当待铣削平面的宽度大于该数值范围时,加工过程中必须要重复走刀,重复走刀必然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同时重复走刀会在零件表面留下接刀纹,接刀纹的存在会降低零件表面的美观程度和光洁度。

为保证铣削尺寸的精度,平面铣削时一般至少要分两次进刀,对应的两个工步为先粗铣后精铣,粗铣加工时进刀后的铣削深度为5~10mm,精铣加工进刀后的深度为0.5~2mm。因为两个工步中的铣削深度不同,精铣时需重复粗铣的加工过程,耗费加工工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铝合金大平面铣削加工效率的组合式刀具。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铝合金平面加工的组合式铣刀,包括圆柱体刀盘,安装于刀盘底部的高速钢刀安装柄和硬质合金刀安装柄,所述高速钢刀安装柄安装有高速钢刀,所述硬质合金刀安装柄安装有硬质合金刀,其中:

所述高速钢刀的刀尖、硬质合金刀的刀尖和刀盘的中心成一条直线;高速钢刀置于高速钢刀安装柄的方孔内,且相对于高速钢刀安装柄的高度可调;

所述硬质合金刀安装柄上设有用于调节硬质合金刀刀尖与刀盘中心间距离的凹槽,所述高速钢刀安装柄上设有用于调节高速钢刀刀尖与刀盘中心间距离的凹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平面加工的组合式铣刀,其中:所述硬质合金刀的刀尖与刀盘中心的距离大于高速钢刀的刀尖与刀盘中心的距离,且高速钢刀的刀尖比硬质合金刀的刀尖低。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平面加工的组合式铣刀,其中:所述硬质合金刀安装柄外形为15°偏头端切型车刀的形状,安装柄头上有两个用于安装硬质合金刀和压板的安装平台,材料为45号钢。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平面加工的组合式铣刀,其中:所述硬质合金刀为符合GB2078的带圆孔的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为正三角形,0°刀后角,单面P型、W型或者V型断屑槽刀片。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平面加工的组合式铣刀,其中:所述高速钢刀为满足GB/T4211标准的车刀条,且材料为W18Cr4V或者W6Mo5Cr4V2。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平面加工的组合式铣刀,其中:若待加工工件的宽度为B,则所述高速钢刀的刀尖与刀盘中心的距离即高速钢刀转动半径R1,为工件宽度B的0.7~0.8倍;所述硬质合金刀的刀尖与刀盘中心的距离即硬质合金刀的转动半径R2,比高速钢刀的转动半径R1大,差值为d,d设定为5~10mm。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平面加工的组合式铣刀,其中:所述高速钢刀的刀尖与硬质合金刀的刀尖的高度差L为0.5~2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铣刀直径可调、粗铣和精铣在一次走刀过程中完成的组合式端面铣刀。

2.使用该铣刀进行大平面铣削加工可以显著的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外观质量及表面光洁度。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铣刀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耐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铝合金平面加工的组合式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组合式铣刀的结构装配图;

图3是刀盘的示意图;

图4是硬质合金刀具安装柄的示意图;

图5是硬质合金刀具的装配图;

图6是压板示意图;

图7是高速钢刀装配到高速钢刀安装柄上的装配图;

图8是高速钢刀安装柄的示意图;

图9是高速钢刀和硬质合金刀安装后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1.刀盘,2.高速钢刀,3.高速钢刀安装柄,4.硬质合金刀,5.M3螺钉,6.压板,7.硬质合金刀安装柄,8.M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铝合金平面加工的组合式铣刀进行介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81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