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花爆竹运输车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8355.5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3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家玉;黄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B60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花爆竹 运输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易燃易爆危险品运输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专门运输烟花爆竹的车辆。
背景技术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烟花爆竹生产、消费和出口国。烟花爆竹的大规模应用,其生产、运输、仓储、燃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对建设和谐社会和公共安全构成了威胁。政府已经颁布了有关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道路运输方面的管理规定,但由于现有烟花爆竹运输车,仅有烟火报警、静电导消等功能,并无车厢内部环境控制、泄爆等防爆、控爆功能,因此从目前烟花爆竹生产、运输、仓储、燃放整个产业链来看,运输与物流这个重要环节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成千上万辆不具备可靠安全性能的烟花运输车无异于成千上万个爆炸燃烧不可控的移动炸弹,存在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容易带来重大人身和财产损失,实际上近年来此类事件屡有发生,已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如2009年8月22日凌晨3点40分,在某省大广高速路发生一起爆竹货车起火并大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汽车全部被解体。2009年12月5日,某市一辆载有20余吨黑火药的货车行驶至京珠高速某地段时起火发生爆炸,现场4人死亡,数辆货车损毁,并导致京珠高速公路路面损毁,交通中断。2010年1月30日凌晨3时许,一辆运输烟花爆竹的大货车在某市南六环起火爆炸,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目前,涉及此方面的专利除发明专利“200710100213.1烟花爆竹生产、储存及运输过程动态监控系统与方法”外,仅有 “200920022294.2烟花爆竹专用车”等几项实用新型专利。200710100213.1涉及烟花产业链的信息监管,200920022294.2仅对车厢构造做改型设计:采用分层结构厢侧板、提高车身强度,增加烟火报警、静电导消功能,但该专利所述烟花运输车与其他普通厢式车辆一样,不能对车厢内部环境进行有效的闭环控制,不具备防爆、控爆能力,一旦发生爆炸,必然导致厢体破坏、车辆损毁,危及周边公共安全。
烟花爆竹运输车一旦发生危险,其爆炸具有以下特点:
1、 爆炸缓慢:烟花类产品属于黑火药,本身并不是爆炸威力很强的材料,特别是产品本身单位体积小,发生火灾后其先后爆炸具有一定时间延迟。
2、 容易飞散喷射,在爆炸中容易将爆炸物喷射到四周。爆炸波及范围不均匀。
3、 集中爆炸的时候产生的有害气体较多,硫以及部分氧化金属在爆炸气体中的浓度较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具有针对性的危险物品的重型与轻型运输车辆,以应对该类需要保持常温、湿度要求严格、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的运输车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具备车厢内部、底盘环境参数动态记录、监测、控制,车辆卫星定位、数据交换,具有防爆、控爆、泄爆功能的烟花运输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在烟花爆竹运输车底盘上安装喷洒装置,在烟花爆竹运输车车厢顶部安装泄爆装置,所述烟花爆竹运输车还安装有数据记录仪,车厢上还安装有伸缩式避雷针及保护电路。
所述喷洒装置的喷洒方向朝着烟花爆竹运输车制动盘,喷洒液为冷水或喷洒剂或灭火剂,所述喷洒装置设置在运输车底盘制动轮的制动盘旁边。
所述泄爆装置为设置在运输车车厢顶部的泄爆口,所述泄爆口设有顶盖,所述顶盖经刷漆处理并螺栓固定在车厢顶部。
所述泄爆口的顶盖分为内板和外板,在内板和外板之间安装有密封垫片。
可伸缩式避雷针安装在运输车车厢前部,设有电控机械或人工装置控制升起和收回,所述避雷针与保护电路连接,驾驶室内安装有监控系统与数据记录仪。
所述烟花爆竹运输车在车厢和底盘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和静电传感器和烟感传感器,上述传感器与设置在烟花爆竹运输驾驶室内的监控系统与数据记录仪连接,所述监控系统与数据记录仪设置至少2个报警级别。
所述两个报警级别分别为:
A级、车厢内环境温度大于75℃和/或绝对压力大于0.13 MPa和/或相对湿度大于70%和/或底盘驱动车轮制动盘附近温度大于100℃设定阈值,一级预警系统开启,警报灯闪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83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