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水下搅拌摩擦焊接接头塑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8529.8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4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会杰;张会杰;赵运强;于雷;黄永宪;张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B23K20/2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水下 搅拌 摩擦 焊接 接头 塑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摩擦焊接及改性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由于受到焊接热循环的影响,使得接头内部形成了一个硬度值低于母材的区域,即软化区。软化区的形成显著降低了接头的力学性能。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下搅拌摩擦焊接方法,通过利用水介质强烈的吸热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接头的抗拉强度,但同时降低了接头的塑性。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水下搅拌摩擦焊接接头塑性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水下搅拌摩擦焊接接头塑性的方法,以解决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水下搅拌摩擦焊接接头存在塑性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焊前准备:将被焊工件放置于不锈钢垫板的上端面上,用卡具将被焊工件与不锈钢垫板牢固定位,然后将水注入到水槽内,且水面高出被焊工件上端面30~50mm;步骤二、工件焊接:将焊具沿着被焊工件的对接面进行搅拌摩擦焊接,焊接参数为转速400转/分钟~2000转/分钟、焊接速度50毫米/分钟~1000毫米/分钟,形成连接焊缝;步骤三、一次改性处理:将焊具退回到连接焊缝的起始位置,然后向连接焊缝的一侧偏移,一次偏移量与连接焊缝的宽度相等,从一次偏移后的起始位置开始进行一次改性处理,一次改性处理行进方向与连接焊缝的焊接方向相同,一次改性处理参数与步骤二中的焊接参数相同,即转速400转/分钟~2000转/分钟、焊接速度50毫米/分钟~1000毫米/分钟,得到一道改性焊缝。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一道或多道改性处理,将常规只含有连接焊缝的接头转变成了既含有连接焊缝又含有一道或多道改性焊缝的接头,由此增大了焊接接头的塑性变形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接头的塑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五的结构主剖视图(图1也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焊前准备:将被焊工件5放置于不锈钢垫板2的上端面上,用卡具6将被焊工件5与不锈钢垫板2牢固定位,然后将水注入到水槽1内,且水面高出被焊工件上端面30~50mm;步骤二、工件焊接:将焊具7沿着被焊工件5的对接面进行搅拌摩擦焊接,焊接参数为转速400转/分钟~2000转/分钟、焊接速度50毫米/分钟~1000毫米/分钟,形成连接焊缝A;步骤三、一次改性处理:将焊具7退回到连接焊缝A的起始位置O,然后向连接焊缝A的一侧偏移,一次偏移量t1与连接焊缝A的宽度b相等,从一次偏移后的起始位置O′开始进行一次改性处理,一次改性处理行进方向与连接焊缝A的焊接方向相同,一次改性处理参数与步骤二中的焊接参数相同,即转速400转/分钟~2000转/分钟、焊接速度50毫米/分钟~1000毫米/分钟,得到一道改性焊缝B1。由于一道改性焊缝B1与连接焊缝A所用的工艺参数相同,因而改性处理不会对接头强度产生影响,但改性焊缝的存在会增加接头的塑性变形能力,从而提高了接头的塑性。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被焊工件5的材质为铝、铝合金、镁或镁合金。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步骤一中水面高出被焊工件上端面30mm。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步骤二中焊具7的转速为800转/分钟,焊接速度100毫米/分钟。上述焊接参数为焊具7的最佳值。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步骤三中焊具7的转速为800转/分钟,焊接速度100毫米/分钟。上述焊接参数为焊具7的最佳工艺参数值。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步骤三中的一次改性处理过程与步骤二中的焊接过程应连续进行。这样有利于提高改性效率。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85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