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毫米波喇叭波束的快速检测仪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8545.7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3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苗俊刚;赵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292 | 分类号: | G01S7/292;G01S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毫米波 喇叭 波束 快速 检测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毫米波喇叭波束的快速检测仪器,可应用在毫米波喇叭的波束方向图的检测中,属于毫米波和准光学领域。
背景技术
在微波遥感中,为了获取更多信息和获得更高的分辨率,需要采用更高的频率。毫米波亚毫米波(30GHz-3000GHz)技术也因此快速发展,对相关系统和器件有着迫切的需求。在高频段中往往采用准光学技术,将电磁能量由波导传递改为在自由空间中传递,从而解决了波导带来的加工难和损耗大的问题,并且有着宽频带和易于多路共用的优点。毫米波喇叭作为电磁能量的辐射器或接收器,实现了电磁能量在波导和自由空间之间的高效耦合,它的波束方向图则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指标。
可是随着频率越来越高,波长越来越短,造成毫米波喇叭内部机构的尺寸越来越小。比如频率是300GHz时,波长是1mm,毫米波波纹喇叭的内部齿宽约为0.1mm。即使放宽到齿宽0.3mm,喇叭的成品率仍然很低(低于50%)。当前通用的方式是利用毫米波紧缩天线测试场(Compact Antenna Test Range,CATR)或近场扫描。前者的技术含量很高,造价也相当昂贵;后者需要逐点扫描,通常测试一个天线需要2-4个小时。以上两种方式相当费时费力,均不适合对成品率低的毫米波喇叭进行逐个检测。
而在本发明中,只需检测一下接收电平,与设定的阈值比较,就可鉴别出该喇叭波束的优劣。特别是在喇叭批量检测时,该方法在节省时间和财力上的优势明显。虽然不如通用的两种方式可以绘制完整的波束方向图,但在喇叭的初步的筛选中是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毫米波喇叭波束的快速检测仪器,可以用于检测毫米波喇叭的波束方向图。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
检测仪器包括毫米波信号源,回波信号采集器,以及波束生成器三部分。检测仪器采用准光学技术,依次摆放辐射器,椭球反射镜,耦合器,接收器,构成所需的准光学光路,使得参考面处获得预期波束,接收器处获得回波信号。
所述的辐射器和接收器采用电磁喇叭。
所述的椭球反射镜包含两个焦点,该焦点与相邻椭球反射镜的焦点重合,或者与辐射器接收器的中心重合,并且各器件的光路轴线重合。
所述的耦合器采用一个插入光路中的介质平板,取反射作为耦合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检测仪器的原理框图
图2为检测仪器的准光学光路的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毫米波喇叭波束的快速检测仪器由毫米波信号源,回波信号采集器和波束生成器组成,参照图1。搭建的准光学系统,依次摆放的辐射器,椭球反射镜,耦合器,接收器,参照图2。
2辐射器和接收器采用电磁喇叭;椭球反射镜包含两个焦点,该焦点与相邻椭球反射镜的焦点重合,或者与辐射器接收器的中心重合,并且各器件的光路轴线重合;耦合器采用一个插入光路中的介质平板,取反射作为耦合端。
3测试中在图2中所示的参考面处放置吸波材料或金属平板,将获得的回波信号的电平与放置待测喇叭时的电平进行比较,设定阈值,从而判断待测喇叭波束的优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85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搓背石
- 下一篇:一种自动排汽的电压力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