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水线电解炼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300092.7 | 申请日: | 201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1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胡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5C3/04 | 分类号: | C25C3/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04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水线 电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炼镁方法,具体来说是一种流水线电解炼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镁电解槽均为单槽作业操作方式,每台电解槽每天都要进行多次的加料、出镁及出渣工作。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位数量多,并且频繁的操作高温熔体不利于生产的安全防范,给生产管理及环境保护带来极大危害。因频繁操作,造成电解槽密闭性能差,环保条件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流水线电解炼镁方法,它将镁电解槽通过熔体管道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闭路循环的镁电解生产方法。克服了传统的镁电解槽只能进行单槽操作的缺点,实现了镁电解工艺的集中加料,集中出镁。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大大减少了车间天车运输高温熔体的频次,从而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同时电解槽均处于密闭状态,防止了电解槽内氯气、氯化氢有害气体的泄漏,提高了环保水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首槽、熔体管道、电解槽和尾槽,首槽、电解槽和尾槽通过熔体管道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闭路循环的镁电解生产方法。
流水线上设有检修熔体管道,检修熔体管道与电解槽并联;流水线上设有启动熔体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克服了传统的镁电解槽只能进行单槽操作的缺点,实现了镁电解工艺的集中加料,集中出镁。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大大减少了车间天车运输高温熔体的频率,从而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同时电解槽均处于密闭状态,防止了电解槽内氯气、氯化氢有害气体的泄漏,提高了环保水平。同样规模工厂可减少30%的人工。现在对环保、生产安全要求越来越严格,流水线电解炼镁技术将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首槽(也称加料槽)1、熔体管道2、电解槽3和尾槽6,首槽1、电解槽3和尾槽6通过熔体管道2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闭路循环的镁电解生产方法。
原料(氯化镁)加入流水线最前端的首槽1,首槽,负责整个流水线的原料供应及原料净化,经首槽,净化后的含氯化镁电解质通过与首槽,连通的熔体管道2流入与之相连的流水线电解槽3,每台电解槽3电解出的金属镁随同电解质一起流入下一台电解槽,最后一台电解槽出来的电解质和金属镁流入尾槽6,形成一条生产流水线。金属镁和电解质在尾槽6中分离。金属镁用真空抬包抽取出来,送镁精炼工序精炼。电解质,用放在尾槽6中的气压泵打回首槽1,形成循环。原料氯化镁也加入首槽1。整个流水线从首槽1至尾槽6每隔3或4台电解槽3保持熔体液面一个位差,使熔体向尾槽6方向流动。
流水线上设有检修熔体管道4,检修熔体管道4与电解槽3并联。当流水线中的电解槽3因故障需退出流水线系列检修时,电解质熔体可通过检修熔体管道4流入下一台流水线电解槽;
流水线上还设有启动熔体管道5,启动熔体管道5用于当流水线还没有全投产时电解质熔体的循环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3000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监控终端的方法和通信系统
- 下一篇:半导体存储装置的位线预充电电压发生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