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微流控芯片的型腔移动式射压成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300121.X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1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祝铁丽;王学虎;王敏杰;于同敏;宋满仓;刘莹;刘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8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微流控 芯片 移动式 成型 方法 | ||
1.一种塑料微流控芯片的型腔移动式射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型腔镶块(4) 的上表面具有高30微米~100微米的微凸起,型腔镶块(4)与动模板(9) 的配合孔滑动配合,型腔镶块(4)具有微凸起的上表面用于组成型腔,型 腔镶块(4)的下表面与压块(6)的上表面以平面配合,压块(6)的下表 面与楔形块(7)的上表面以斜面配合,楔形块(7)的下表面与动模固定板 (8)的上表面以平面配合,楔形块(7)的上表面相对于动模固定板(8) 的上表面具有2°~6°的倾斜角度;压印时,通过楔形块(7)与压块(6) 之间的斜面配合,将楔形块(7)垂直于型腔厚度方向的前移运动转化为型 腔镶块(4)在平行于型腔厚度方向上的前移运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合模:模具完全闭合,型腔厚度比塑料微流控芯片(1)的厚度设计尺寸 大0微米~20微米;
b)注射:塑料熔体注入型腔,在塑料熔体的充模压力下,型腔镶块(4)与 压块(6)在动模板(9)的配合孔中向远离定模板(10)的方向移动, 型腔扩大,直至压块(6)被楔形块(7)挡住,此时的型腔厚度比塑料 微流控芯片(1)的厚度设计尺寸大50微米~200微米;
c)压缩:注射结束后,使楔形块(7)向模具内部滑动,驱使压块(6)与型 腔镶块(4)向靠近定模板(10)的方向移动50微米~200微米,对型 腔内的塑料微流控芯片(1)实施压印,型腔镶块(4)对塑料微流控芯 片(1)施加的压强为3兆帕~15兆帕;
d)开模取成品:塑料微流控芯片(1)凝固定型后,模具打开,用真空吸盘 取出塑料微流控芯片(1);
e)楔形块后撤:将楔形块(7)撤回,使下一个生产周期中型腔镶块(4)与 压块(6)在注射步骤的后移不受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3001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