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辊压法中纤板用E1级脲醛树脂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010300181.1 | 申请日: | 201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2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顺泰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1/24 | 分类号: | C09J161/24;C09J11/04;B27N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25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辊压法中纤板用 e1 脲醛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连续辊压法中纤板用E1级脲醛树脂胶,由脲醛树脂及复合固化剂两部份组成,其特征是:所述脲醛树脂和复合固化剂的重量配比是:脲醛树脂90份至110份,复合固化剂5份至10份;所述的脲醛树脂是采用甲醛、尿素和三聚氰胺经反应所得到的脲醛树脂;所述复合固化剂由氯化铵、三氯化铁和水组成,其重量配比是:氯化铵140份至160份、三氯化铁6份至8份、水635份至650份;
所述连续辊压法中纤板用E1级脲醛树脂胶的制备方法,它包括采用脲醛树脂和复合固化剂,所述的脲醛树脂是采用甲醛、尿素和三聚氰胺经反应所得到,其制备的具体步骤是:
1)将甲醛一次性加入反应釜,通蒸汽升温后加入氢氧化钠调pH=9.5,当温度升到40℃时,加第一次三聚氰胺后,加入量为甲醛重量用量的2.3%,接着加第一次尿素,使第一次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为2.11∶1;反应温度到70℃~75℃时停止加热,加成反应开始后自升温至88℃时开始保温计时,保温30分钟,期间pH维持在7.0~7.5;
2)保温结束后降温4℃,停止冷却后,缓慢加甲酸调pH=5.0~5.5,后加入第二次三聚氰胺,加入量为甲醛重量用量的0.6%,反应温度控制在90℃~96℃之间,用40分钟~75分钟时间使粘度达到B4=16秒~16.5秒/30℃;
3)马上加氢氧化钠调pH=6.0~6.5,加入第二次尿素,使摩尔比降至1.38∶1,继续反应至B4=17秒~17.5秒/30℃时,加氢氧化钠调pH=8.5,加第三次尿素,使摩尔比降至1.10∶1,保温30分钟,期间pH=7.0~7.5;
4)冷却至70℃时调pH=8.5,在65℃时加第四次尿素,使摩尔比降至1.01∶1;在60℃保温30分钟,然后加第三次三聚氰胺,加入量为甲醛重量用量的2.3%,接着保温15分钟;
5)最后冷却至50℃时,加入第五次尿素,使摩尔比降至1.0∶1,继续冷却至45℃,调pH=7.5~8.0,即得所述脲醛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辊压法中纤板用E1级脲醛树脂胶,其特征是:所述复合固化剂由氯化铵、三氯化铁和水组成,其重量配比是:氯化铵140份至160份、三氯化铁6份至8份、水635份至650份;其制备方法是:将水按所述重量份加入溶解槽,加热至40℃~60℃时,将所述重量份的氯化铵、三氯化铁缓慢加入热水中,开动搅拌,均匀分散至水中即成复合固化剂。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辊压法中纤板用E1级脲醛树脂胶的用途,是将所述的E1级脲醛树脂胶用在连续辊压法中纤板生产,其生产步骤包括施胶、干燥、热压,其特征是:1)施胶时,调胶的重量配比为:脲醛树脂90份至110份,绝干纤维380份至400份,复合固化剂5份至10份;其中,脲醛树脂的使用量控制在195㎏/m3~200㎏/m3;2)干燥时,脲醛树脂和复合固化剂通过施胶系统混入纤维中后,在干燥风管中通行脱水干燥,将纤维绝对含水率控制在9.5%~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辊压法中纤板用E1级脲醛树脂胶的用途,其特征是:热压时,车速比使用E2级脲醛树脂胶时低20%,热压温度比使用E2级脲醛树脂胶高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顺泰木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顺泰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3001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