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驱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300561.5 | 申请日: | 201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7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F21S10/00;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周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驱动 控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驱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包含可控制驱动至少由一发光二极管所组成的光源的亮度或闪烁状态的LED驱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自远古时代原始人用火产生第一道光芒开始,直到目前人类为了抵抗夜晚的黑暗,仍不断在追求光芒,除了由火燃烧的煤气灯,在1879年10月,爱迪生发明了使用电这种新能源来发光的方法,进而促成了水银电灯泡的诞生。随着科技的进步,LED(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灯的发明更是使人类生活更为便利,同时可以减少许多煤气灯所引发的空气污染与水银电灯泡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对于温室效应的防止与地球环境的维护大有贡献。
LED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当施加一正向偏压,由于外加电场所造成的电位差,使得电子与空穴在半导体薄膜移动,进而在发光层中产生覆合(recombination),此时部分因电子与空穴结合所释放的能量,可将发光层中的发光分子激发成为激发态,当发光分子自激发态衰变至基态时,其中一定比例的能量会以光的形式放出。
随着时代的进步,具有各种光的颜色(波长)的LED,目前皆可制造,发展初期常见的材料为砷化镓(GaAs)、铝砷化镓(AlGaAs)的LED可发出红外线或红光。其他还有,发出绿光的铝磷化镓(AlGaP)、氮化镓(GaN)、发出蓝光的硒化锌(ZnSe)、碳化硅(SiC)等材料所制成的LED。
LED的发光强度(亮度),主要是由流经LED电流的大小所决定,其亮度与电流成正比关系,亦即,高电流流过LED时,将会获得高亮度,反之,当低电流流过时则亮度将相对的减弱。但如持续提供高电流以达到高亮度的需求,则会有发光二极管使用寿命降低或浪费电等问题需要解决。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有如图1所示,在台湾专利公告号I277225号所公开的一种发光二极管亮度控制电路100,可适用于控制液晶显示器中作为光源的多组发光二极管130的发光亮度。此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包括亮度控制脉波产生单元110和多数个发光二极管直流电流供应器单元121。其中,亮度控制脉波产生单元110用以接收一亮度调整信号,并依据此亮度调整信号来产生多组频率相同但相位不同的亮度控制脉波信号,而此亮度控制脉波信号的工作周期系依据亮度调整信号而在一默认范围内变化。而发光二极管直流电流供应器则耦合连接亮度控制脉波产生单元110,以依据亮度控制脉波信号来驱动对应的发光二极管130。
但现有技术仍具有下列问题,急待克服:
(1)需额外增加亮度或闪烁状态控制电路,使成本增加,对室内照明而言,因价格昂贵较不适合。
(2)缺少本发明的开关检侧电路,无法根据用户的开关操作电源,而可使驱动电路主动改变光源亮度,因此使用上较不具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LED驱动控制装置,以整合功率切换,以达到可依用户所需,适切调整LED的亮度或闪烁状态或其组合的目的。
本发明的LED驱动控制装置包含光源、开关检测控制模块及电力供应装置。其中,光源至少由一发光二极管所组成,此光源具有可切换的多种亮度或多种闪烁状态。开关检测控制模块,与上述光源耦合连接,包含亮度/闪烁控制单元与LED驱动单元。亮度/闪烁控制单元可根据切换信息,产生亮度/闪烁控制信号,以控制光源中多种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或闪烁状态其中之一或其组合。LED驱动单元则用以提供光源中的发光二极管相对应一驱动电力强度。电力供应装置用以供应交换式电力至光源及开关检测控制模块,以提供各种不同切换信息至开关检测控制模块。
此外,本发明更可包含使用电源开关,以可根据用户所输入的切换动作,使电力供应装置可以输出与用户所输入的切换动作相对应的切换信息,以控制光源中的发光二极管。
此外,本发明开关检测控制模块与光源间设置电力转换装置,用以接收电力供应装置所输出相对应于驱动电力强度的驱动电力,此驱动电力为交换式电力。此电力转换装置可以包含变压器、整流器与反馈装置,其中,变压器用以变换驱动电力中的电压值大小;整流器则用以将驱动电力变换为直流;反馈装置则用以提供一转换增益值以控制驱动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顺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3005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