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柜及其装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300702.3 | 申请日: | 201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7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堂;萧伊良;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柜 及其 装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机柜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大多数机柜包括二框架及安装该二框架顶部的顶盖和底座,在机柜的装配过程中,传统做法是首先将二框架放置在机柜的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然后安装顶盖和底座。
然而,由于机柜的重点控制尺寸在机柜的沿深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传统装配方法先将二框架放置在机柜的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由于装配误差的存在,使得传统装配方法很难保证机柜的沿深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的重点控制尺寸,无形中增加了装配难度。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易于装配的机柜及其装配方法。
一种机柜,包括二独立的框架,每一框架包括四边框,该四边框首尾相连组成所述框架,其中二边框相对,另外二边框相对,所述二框架沿机柜的深度方向间隔设置。
一种机柜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若干边框;
将其中一部分边框焊接形成一框架;
将其余的边框焊接形成另一框架;
将所述二框架沿机柜的深度方向间隔排列在机柜的前部和后部。
本发明通过焊接方式形成二框架,且二框架沿机柜的深度方向间隔排列在机柜的前部和后部,首先保证了机柜的前部和后部的重点控制尺寸,使得机柜的装配容易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机柜的立体组装图。
图2为图1中的机柜的立体分解图,其中该机柜的前门和后板分别开设有一通风口。
图3为图2中机柜的前、后框架及第三横梁的立体组装图。
图4为图3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1中的机柜的立体剖视图。
图6为图5的V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3的V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3的四立柱与第三横梁连接的俯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机柜大致呈长方体状,其包括一呈立体状的机架10、一盖设在该机架10顶部的顶盖30及二并排安装在机架10底部的底座40。该底座40底部安装有滚轮(图未示),以方便机柜的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发明机柜还可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机架10前端、后端及左右两侧面的前门20、后板22及两侧板24、26。前门20和后板22分别开设有一通风口25。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前端和后端为机柜的沿深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左右两侧为机柜的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
请同时参阅图3和图4,所述机架10包括位于机架10的四角落的四立柱136。分别在机架10前后两端的二立柱136的顶部横跨安装一第一横梁130,在二立柱136的底部横跨安装一第二横梁132。位于机架10前端的二立柱136与相应的第一横梁130和第二横梁132通过焊接方式共同构成一前框架11,其中二立柱136分别作为前框架11的左边框和右边框,第一横梁130和第二横梁132分别作为前框架11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位于机架10后端的二立柱136与相应的第一横梁130和第二横梁132通过焊接方式共同构成一后框架13,其中二立柱136分别作为后框架13的左边框和右边框,第一横梁130和第二横梁132分别作为后框架13的上边框和下边框。可以理解地,为了增加前框架11和后框架13的强度,可分别在前框架11和后框架13的四角处安装加强筋(图未示)。若干第三横梁15通过螺锁方式横跨固定在前框架11和后框架13之间,即第三横梁15安装在前框架11和后框架13的对应立柱136上。若干固定柱17竖直固定安装在第三横梁15上。一电子装置50(例如,服务器)通过滑轨结构60安装在机架10内。可以理解地,若干电子装置50可以重叠的方式安装在机架10内。所述滑轨结构60横向安装在固定柱17上,从而使电子装置50平放于机架10内。所述电子装置50内设有散热风扇(图未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冷气流可由前框架11抽入到机架10内,并将热气流由后框架13排出。在其他实施例中,冷气流可由前门20的通风口25抽入机架10内,并将热气流由后板22的通风口25排出。所述前门20、后板22及两侧板24、26在某种程度上起到防止辐射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3007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烟雾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