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沟道微型血液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300876.X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7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以贵;孙健;张冠;陈少军;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沟道 微型 血液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变沟道微型血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境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各种各样的生活习惯病和代谢综合症困扰着许多患者,如糖尿病等。而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血液测试来检查。通过对血液中血浆的检测,可以得出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的含量,以此就可以推断出身体有无此类疾病。因此,从血液中分离出血浆成为现代医学检测的一个重要步骤。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中国文献:现代机械,2008年第6期,夏卫东等人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动血液分离系统的应用研究,该技术公开了两种血液分离器:一种是采用自动控制芯片的自动法血液分离器,另一种是采用人工法的分离器,两者的本质相同,都是基于血液的不同成分所具有的不同密度特性来进行分离的。人工法分离器依赖更多的人力,而自动法分离器通过将血液进行高速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密度较大的细胞就会和密度较小的血浆分离开来。这种分离器所依赖的设备体积较大,还需要动力支持,限制了其使用环境,该技术公开的自动血液分离器需要添加自动芯片控制,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成本,这种分离器只适合大量血液的分离,而疾病的检测有时只需极少血液即可,采用这种分离器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沟道微型血液分离器,用毛细管作用作为动力源,通过变沟道逐层阻挡血细胞,最终实现血浆与血细胞的分离。这种分离器的机构简单,分离速度快,消耗血液少,无需动力支持,可以采用微机械加工批量生产,成本低廉。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储藏腔、若干条沟道、收集腔、基片和玻璃盖,其中:储藏腔设置于沟道的一端,收集腔设置于沟道的另一端,储藏腔、沟道和收集腔设置于基片之上,玻璃盖和基片相连,玻璃盖位于储藏腔、沟道和收集腔之上。
所述的沟道的长度是700~7000微米,沟道一端的直径是20微米,另一端的直径是2微米所述的直径为每100~1000微米递减2~10微米。
所述的沟道平行排列,两条沟道的间距是20微米。
所述的储藏腔和收集腔的长度和宽度是800~1000微米,深度是20微米。
所述的玻璃盖的长度是2500~10000微米,宽度是1000~1200微米,高度是10微米。
所述的玻璃盖上设有输入孔和输出孔,输入孔和储藏腔相连,输出孔和收集腔相连。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利用毛细管作用,不需要额外提供动力,可在各种环境中使用,普通的血液分离技术至少需要采集的血液量级为毫升级,而本发明采用微细加工技术,器件尺寸小,只需要采集纳升级的血液就可以实现血液分离,所得血浆足以用于血液检测,可以采用微机械加工批量生产,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单一沟道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储藏腔1、沟道2、收集腔3、玻璃盖4和基片5,其中:储藏腔1设置于沟道2的最大开口的一端,收集腔3设置于沟道2的最小开口的一端,储藏腔1、沟道2和收集腔3通过微细加工技术制作设置在基片5之上,玻璃盖4和基片5相连,玻璃盖4位于储藏腔1、沟道2和收集腔3之上,玻璃盖4上设有输入孔6和输出孔7,输入孔6和储藏腔1相连,输出孔7和收集腔3相连,用作血液的输入和血浆的输出。
储藏腔1和收集腔3的长度和宽度是800微米,深度是20微米。
沟道2共有20条,平行排列,两条沟道2的间距是20微米。
玻璃盖4的长度是2500微米,宽度是1000微米,厚度是10微米。
如图2所示,沟道2的长度是700微米,最大开口处直径为20微米,每隔100微米直径减至15微米、10微米、8微米、6微米、4微米和2微米,最小开口处直径是2微米。
本实施例先制作掩模板,在掩模板上制作沟道2图形以及储藏腔1和收集腔3的平面图形;然后在基片5上旋涂光刻胶,利用掩模板对基片5进行曝光;进一步将曝光后的基片5进行显影和刻蚀,形成储藏腔1、收集腔3和沟道2;最后将设有输入孔6和输出孔7的玻璃盖4和基片5相键合。
本实施例工作时,通过玻璃盖4上的输入孔6将血液滴入储藏腔1,根据毛细管作用,血液会顺着沟道2流向收集腔3,由于沟道2的直径随着血液的前进方向不断缩小,所以血液中的细胞就被阻挡在沟道2中。血液中的细胞直径大约在20至3微米之间,大部分细胞都会被沟道2阻挡,这样血浆就与细胞分离开来,最终血浆全部流入收集腔3,最后通过玻璃盖4上的输出孔7就可以使血浆流出,进行检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3008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磨机背衬材料施工方法
- 下一篇:人参、麦冬、五味子的单独提取方法及其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