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辉钼矿的电氧化浸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300988.5 | 申请日: | 2010-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5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钟宏;曹占芳;邱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04 | 分类号: | C22B3/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辉钼矿 氧化 浸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钼湿法冶金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辉钼矿的湿法氧化浸出方法。
背景技术
辉钼矿是最主要的工业含钼矿物,目前选矿生产的辉钼矿精矿主要是采用“氧化焙烧-氨浸”工艺生产钼酸铵产品,该工艺虽然在处理标准钼精矿方面很成熟,但会产生大量的SO2气体而污染环境,并且还会造成钼精矿中伴生铼元素的挥发损失。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日趋贫、细、杂,仅靠单一的浮选工艺获得合格钼精矿的技术难度越来越大,对于一些复杂多金属矿往往仅能生产金属互含较高的混合钼精矿或钼中矿产品,如钼铜混合精矿、钼铋混合精矿、钼镍混合精矿等,“氧化焙烧-氨浸”工艺对于该种钼精矿或钼中矿难以实现钼及伴生金属的经济高效回收。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新的钼湿法冶金技术。
辉钼矿的湿法氧化分解是钼湿法冶金的关键技术,上世纪70年代以来,钼湿法分解工艺深受重视并发展迅速,相继研制成功了硝酸氧化分解工艺、强酸性或强碱性介质中氧压煮工艺、电氧化工艺以及生物浸出工艺等。其中,电氧化工艺具有浸出过程条件温和、金属回收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而深受注目。
1975年美国矿物局对电氧化工艺浸出辉钼矿过程中副产物氯酸盐的生成及导致电流效率不高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在低温、低pH、低电流密度、辉钼矿过量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氯酸盐的产生;次氯酸盐的生成是整个浸出过程的控制步骤(D.S.Barr,R.E.Lindstrom,J.L.Hendrix.Control of the chlorate factor in electrooxidationleaching of molybdenum concentrat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Processing,1975,2(4):303-320)。随后的研究还发现,在低温条件下采用连续的直通式电解槽比间歇式电解槽产生更少量的氯酸盐,使电流效率得以提高(D.S.Barr,B.J.Scheiner,J.L.Hendrix.Examination of the chlorate factor inelectro-oxidation leaching of molybdenum concentrates using flow-through cel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 Processing,1977,4(2):83-88)。
美国专利(US3755104)在温度范围50~105℃、阳极电流密度大于500A/m2、酸度10%HCl的酸性氯化物介质中,采用电解法对辉钼矿产品中的钼、铼硫化物进行浸出回收,取得了较满意的技术指标。
符剑刚等对电氧化工艺浸出辉钼精矿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aCl浓度4.0mol/L,液固比20,矿浆初始pH=8,电流密度700A/m2,槽电压为2.7~2.9V的条件下,钼浸出率为98%,电流效率36%。采用超声场对钼浸出过程进行强化,电氧化的电流效率由36%提高到50%,钼浸出率超过98%(Fu J G,Zhong H.Electro-oxidation Process for MolybdenumConcentrates[J].Cent.South Univ.Technol.,2005,2(2):134-140.)。
曹占芳等对酸性氯化钠溶液中辉钼矿的电氧化浸出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氧化剂过量的情况下,电氧化浸出辉钼矿过程的浸出表观活化能为8.2kJ/mol,主要受扩散控制(CAOZhan-fang,ZHONG Hong,LIU Guang-yi,FU Jian-gang,WANG Shuai,QIU Yun-ren.Electric-Oxidation Kinetics of Molybdenite Concentrate in Acidic NaCl Solution.The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09,87(6):939-9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3009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