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子参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010301056.2 | 申请日: | 2010-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7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江维克;郭培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三元太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36 | 分类号: | A61K36/36;A61K9/16;A61P1/14;A61P39/00;A23L1/29;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5562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子参 颗粒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太子参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属于保健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压力不断加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逐渐增强,对保健品的要求不断的提高,不仅要求具有适当的保健功能,还要求具有良好的口感,食用方便等特点。本发明以太子参为原料,经现代制剂技术科学提取、加工制成的保健食品,具有色泽亮丽、口感好、老少皆宜的特点。
太子参系卫生部颁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的品种,其味甘、微苦,性平,入脾、肺经,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能,功能与人参相似。目前还没有单独将太子参制备成保健饮品的相关报道;太子参以简单的泡水、切片等方式服用,同样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但是存在两个问题:1、口感不好,味甘腥、微苦;2、以泡水、切片等方法简单处理后食用,有效成分难以渗出,提取率低,效果不明显,浪费了资源还得不到需要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子参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这种方法得到的产品。本发明采用太子参为原料,所制备的保健食品风味独特、口感好,具有健胃消食、改善食欲、缓解疲劳等作用。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按照重量份计算,取太子参500~5000份,加水煎煮提取2~4次,每次加6~10倍量水,煎煮1~2.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0的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为50~70%,搅匀,静置过夜,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辅料适量,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
具体地说:取太子参,加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20的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0%,搅匀,静置过夜,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然后加入5重量份可溶性淀粉与2重量份蔗糖的组成的混合辅料适量,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
前述太子参颗粒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产品。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系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是卫生部颁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的品种。其味甘、微苦,性平,入脾、肺经,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养精益气之功效,功能与人参相似,但以“清补”见长,特点系益气但不提升,生津但不助湿,扶正却不恋邪,补虚又不峻猛。
现代研究表明:太子参含有多种糖类、皂苷类、氨基酸、磷脂类、环肽类、脂肪酸类、油脂类、挥发油类、甾酸类等成分,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抗疲劳、抗应激,增强免疫,镇咳及抗菌、抗病毒的药理作用。临床常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症。
本发明以太子参原料,利用现代提取技术进行提取,以最大限度地使其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辅以适量辅料,所制备的产品克服了传统上不加制备处理,直接服用而引起的口感差、味甘腥、微苦等问题;其产品口感好,风味独特,老少皆宜,可适当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满足现代人的营养健康需求,具有健胃消食、改善食欲的作用。
为了验证本产品在健胃消食、改善食欲、缓解疲劳功能方面的作用效果,发明人进行了如下药理试验研究:
1、试验材料:
1.1动物:Wistar大鼠(体重50~80g)、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2g)
1.2样品:本发明所制的保健食品(自制)
1.3试剂:碳酸氢钠(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酚酞、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乙醚(分析纯)、天津科密欧化学试验开发中心;活性碳、沈阳化学试剂厂、斯达舒胶囊、吉林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4仪器:(岛津)UV17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岛津AUW220型(分度值0.01mg)电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离心机(上海浦东天本离心机械有限公司)。
2、改善胃肠功能的实验:
2、1小鼠的小肠推进试验取体重18~22g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模型组、本发明保健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天按40mL/kg剂量口服进食1次,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纯化水,3天后,禁14小时,于末次进食1小时后给各组动物灌胃10%活性碳混悬液10mL/kg,25分钟后将小鼠脱颈处死,剖腹剥离胃肠道,放在玻璃平板上,测定幽门至回盲部全长及幽门到碳末前沿的距离,用公式计算碳末推进百分率。结果见表1。
表1 对小鼠的小肠推进试验的影响(n=10)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三元太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三元太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3010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