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设备级连和增加用户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301082.5 | 申请日: | 2010-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4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4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林辉轮;熊晓果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设备 增加 用户数 方法 | ||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网络接入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多层QinQ技术实现设备级连和增加用户数 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运营商的计算机用户接入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DSLAM接入复用器 通过DSL技术结合PPPoE协议完成接入。另一种是通过ARP协议自动学习MAC地址实现区域内多 个接入设备(如以太网交换机)的级连应用,同时使用PPPoE协议、IEEE802.1Q(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IEEE802.1X等技术实现用户间的隔离和接入管理。PPPoE技术简单 ,支持用户数不受设备限制,但管理开销比较大,对带宽浪费较大,这里不做太多的介绍。
VLAN技术的缺陷是:
a)接入设备必须完整的支持IEEE802.1Q、IEEE802.1P协议在各接入设备间学习VLAN ID 号;
b)需要工程人员手动设置接入设备各个端口的VLAN ID号,且各个非汇聚端口的VLAN ID 号不得重复;
c)VLAN ID号资源有限,区域内用户数最大为4094个(0和4095被用作其他用途);
d)接入服务器无法自动获得各个接入设备的级连关系。
后来针对公网紧缺的VLAN ID资源提出QinQ技术对IEEE802.1Q进行扩展,向用户提供一 个唯一的公网VLAN ID,将用户私网VLAN tag封装到公网VLAN tag上,报文带着两层tag穿越 服务商的骨干网络,从而为用户提供一种较为简单的二层VPN隧道,用户可以自己规划VLAN ID,总的用户数可以增加到4096×4096个。也就是说QinQ主要解决的是VPN用户私网组建问 题,而对于公网用户的接入资源问题以及设备级连数受限问题依然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实现设备级连和增加用户数的方法,利用 多层QinQ VLAN技术,实现分组网接入设备自动、快速地完成多级级连、构建大规模用户的 接入体系,可增加接入服务器对各级接入设备的拓扑管理功能,可方面进行故障定位;减少 工程建设的复杂度,对工程人员要求更低;提升用户接入能力,减低工程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实现设备级连和增加用户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接入设备为本级任一用户上传的数据帧添加一层VLAN Tag,该层VLAN Tag的 VID值等于各用户接入的端口号的值,然后继续将数据帧通过上行trunk口向上一级接入设备 转发,上一级接入设备接到数据帧后再添加一层VLAN Tag,该层VLAN Tag的VID值等于该级 连端口号的值,然后继续将数据帧通过上行trunk口向上一级接入设备转发,按同样的方式 处理,直至第一级接入设备,第一级接入设备接到数据帧后再添加一层VLAN Tag,该层VLAN Tag的VID值等于该级连端口号的值,然后将数据帧通过上行trunk口转发至接入服务器;
第二步,接入服务器根据所收到的数据帧包含的VLAN Tag的层数和每层VLAN Tag的VID 值,获得发出数据帧的用户的IP、MAC和VID信息,并进行记录,然后去掉各层VLAN Tag后, 将数据帧通过IP路由转发到公网中;
第三步,接入服务器收到公网中的数据帧后,根据该数据帧的IP,查出第二步记录下的 用户的IP,调出该用户的MAC、VID信息,重新封装数据帧目的MAC地址和各层VLAN Tag后下 发给第一级接入设备;
第四步,第一级接入设备从上行Trunk口获得该数据帧后,根据MAC和第一层VID转发至 相应号数的端口,并去掉第一层VLAN Tag发给下一级接入设备;下一级接入设备从上行 Trunk口获得该数据帧后,根据MAC和第一层VID转发至相应号数的端口,并去掉第一层VLAN Tag发给下一级接入设备,按同样的方式处理,直至该用户所在的那级接入设备,该用户所 在的那级接入设备从上行Trunk口获得该数据帧后,根据MAC和最后一层VID转发至相应号数 的端口,并去掉最后一层VLAN Tag发给该用户。
所述VLAN Tag具有4个字节,包括16比特的TPID,3比特的优先级,1比特的CFI和12比特 的VLAN I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a)无需用户配置VLAN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3010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镜阵列单元、光学头和信息装置
- 下一篇:用于固体喷墨应用的保护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