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塞来昔布的固体分散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301422.4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0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金春华;程花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9/28;A61K9/20;A61K9/16;A61K9/48;A61K31/415;A61K47/34;A61P29/00;A61P19/02;A61P1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钱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塞来昔布 固体 分散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具体是含塞来昔布的固体分散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塞来昔布(Celecoxib)是辉瑞公司1999年上市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药物,进口药商品名撐骼州釘。具有如下结构:
塞来昔布由于晶体结构的原因,理化性质很差。主要表现在:在水中不溶,堆密度低,易粘结,可压性差。塞来昔布在水中不溶,以未粉碎粉末装胶囊,口服吸收时很慢。世界专利WO0032189(中国专利CN99802185.7)报道将塞来昔布原料药粉碎到D90200祄以下,优选1~10祄,最优选5~7祄时,按常规方法制成制剂,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有效治疗血浓。世界专利WO 0141760(CN00805974.8)进一步揭示,当塞来昔布粉碎到1祄以下,可进一步提高其最高血液浓度(Cmax),缩短达到最高血液浓度的时间(Tmax)。揭示塞来昔布与其它原料药一样,颗粒度越小,吸收越快。但是塞来昔布堆密度低,质量轻,粉碎时,易粘附在管壁上或粘结成团,难以微粉。用气流粉碎机粉碎七次,D90仍然大于10祄。另外,由于塞来昔布易粘结,当塞来昔布用来压片时,容易形成粘性长针状结晶晶态,易融化成硬块。甚至当与辅料混合时,也容易聚结成块,与辅料分离,不仅使药片含量均匀度达不到要求,而且影响吸收。
从晶型的角度对塞来昔布也进行了很多研究。非溶剂化的新晶型如WO0142222揭示的晶型1和2,WO2006051340揭示的晶型N,或不稳定,或对理化性质没有太大的改善。溶剂化物如WO0390731,WO 0309122及WO2005014546等揭示的DMF、DMSO及NMP共结晶物,虽然可以改善塞来昔布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提高了塞来昔布的堆密度,但是,制成这种晶型,一会增加工序,增加成本。二,也使患者服用了不必要的DMF、DMSO或NMP等化学溶媒,长期服用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伤害。
为提高塞来昔布的吸收,世界专利WO 0178724将塞来昔布溶入液体聚乙二醇组成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软胶囊。随后发现塞来昔布在该体系中并不稳定,又加入了能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剂(WO 2002102376,CN1292746C)。软胶囊剂型存在两个问题:1、内容物为液体,原料药溶于液体中,易分解变质,不稳定。2、软胶囊囊壁易破裂,难以携带保存。3、对溶液总量有限制,如超过1.0ml,吞服有困难。因此,软胶囊对原料药的溶解度有要求,塞来昔布是低溶解度物质,此种剂型限制了其制成大剂量药丸;而制成大剂量药丸,在治疗某些疾病时,有时是必须的。
发明内容
发明概述
发明人意外发现,在加热时,塞来昔布在固体聚乙二醇中的溶解度明显增大,1g聚乙二醇可溶解1.25g塞来昔布。该溶解物快速冷却后形成固体分散物,化学性质稳定,有关物质不会增加。其中,塞来昔布无需粉碎,也不必制成特殊晶型,可方便用来制备药物口服制剂。
发明详述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塞来昔布原料药难粉碎,不容易制备固体口服制剂的不足,提供一种包含塞来昔布和聚乙二醇的固体分散物,方便用于制备塞来昔布的固体口服制剂。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开发一种制备包含塞来昔布和聚乙二醇的固体分散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开发含塞来昔布的固体分散物在制备口服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含塞来昔布的固体分散物,其特征是一种含塞来昔布和聚乙二醇的固体分散物,固体分散物中塞来昔布和固体聚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0.5~10,优选为1∶1~5,最优选为1∶1~2。
在本发明提供的固体分散物中聚乙二醇为平均分子量大于1500的固体聚乙二醇,优选平均分子量大于2000的固体聚乙二醇,最优选平均分子量大于4000的固体聚乙二醇。
在固体分散物中,塞来昔布处分子分散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3014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