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良耐溶剂性的透明聚酰亚胺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0759.8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0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朴晓准;安泰焕;郑鹤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G7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良 溶剂 透明 聚酰亚胺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耐溶剂性的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
背景技术
通常,聚酰亚胺(PI)是指将芳香族双酐和芳香族二胺或者芳香族二异氰酸酯进行溶液聚合制备聚酰胺酸后,在高温脱水闭环氨化而制备的高耐热树脂。
为了制备聚酰亚胺树脂,芳香族双酐成分使用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或者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等,芳香族二胺成分使用二氨基二苯醚(ODA)、对苯二胺(p-PDA)、间苯二胺(m-PDA)、二氨基二苯甲烷(MDA)、双(氨基苯基)六氟丙烷(Bis aminophenyl hexafluoropropane,HFDA)等。
这种聚酰亚胺树脂是不溶、不熔融的超高耐热性树脂,具有优秀的耐高温氧化性、耐热性、耐放射线性、低温性、耐溶剂性等特性,因此在汽车材料、航空材料、宇宙飞船材料等耐热尖端材料及绝缘涂覆剂、绝缘薄膜、半导体、TFT-LCD的电极保护薄膜等电子材料的广泛领域中被使用。
但是聚酰亚胺树脂由于芳香族环密度高而带有褐色或黄色,因此在可见光范围透过率低,在要求透明性的领域中使用困难。
最近开发了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但是存在的问题是聚酰亚胺树脂原有的耐溶解性能下降很多。
因此,用作基板及光学用涂层及薄膜,曝露在极性溶剂或酸、碱等显像液及其它的涂覆液中时,其表面溶解或者由于膨润,其形态发生改变从而不能在没有保护层的情况下单独使用薄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耐溶剂性的透明聚酰亚胺薄膜。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改善溶剂性的显示元件的基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聚酰亚胺薄膜,所述薄膜的根据下列式1的耐溶解性指数为2%以内,黄度指数为10以下,根据下列式1的所述耐溶解性指数由薄膜浸渍在极性溶剂中10分钟后的厚度与浸渍到溶剂之前的厚度的偏差所定义。
式1:
在上述式中,t0是将薄膜浸渍在溶剂之前的厚度,t1是将薄膜在极性溶剂中浸渍10分钟后的厚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极性溶剂可以选自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及N-甲基吡咯烷酮(NMP)。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聚酰亚胺薄膜可以由聚合双酐和酐及二胺而成的聚酰胺酸形成。此时,酐可以是相对于双酐和酐的总摩尔含有10摩尔%以下。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聚酰亚胺薄膜可以是将聚合双酐和酐及二胺而成的聚酰胺酸溶液通过制模工艺获得聚酰亚胺薄膜之后,对获得的聚酰亚胺薄膜在310~500℃进行1~3分钟的热处理。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聚酰亚胺薄膜可以是在550nm时的透过率为85%以上。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聚酰亚胺薄膜可以是在50~250℃时的热膨胀系数(CTE)为55ppm/℃以下。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包括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聚酰亚胺薄膜的用于显示元件的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由薄膜在极性溶液中浸渍10分钟后的厚度和在溶液中浸渍之前的厚度偏差所定义的、根据下列式1的耐溶剂性指数为2%以内、黄度指数为10以下的聚酰亚胺薄膜。
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可隆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可隆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07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