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然冷却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0903.8 | 申请日: | 201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3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秦宇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宇献 |
主分类号: | G12B15/02 | 分类号: | G12B15/02;G12B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海文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 冷却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然冷却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各种大型机器的功率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也带来了机器温度高,散热难的问题。虽然也有很多降温措施,如直接采用风扇吹风进行风冷,但是散热慢,效果不好;采取直接冲水冷却的方式效果好,但是大多数机器不能直接接触水,因此此方式使用范围窄小,而且对水的浪费严重;还有采用压缩机压缩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在机器内安装的导热管流动而带走热量,但是此方法成本高,而且压缩机工作也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还有一种水冷装置,采用冷水通过安装在机器内的冷却排管吸热,然后吸热后的水经冷却排管排出在最顶层的散热板上,经过散热板的小孔分水下流的方式进行散热,散热后的水通过水泵循环,不仅节水而且节电,但是此散热方式对一些散热要求高的机器无法满足,因此本发明人对上述结构做出了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节水、节能、冷却效果更好的自然冷却器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自然冷却器装置,包括水泵、水箱及安装在水箱上方的若干层带排水孔的散热板,所述水泵的入水口通过水管与水箱连接,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冷却排管,该冷却排管位于散热板的下方,且从排水孔内流出的水能够冲淋在冷却排管上,所述冷却排管的出口位于最上层散热板上,以使从冷却排管出来的水流入最上层散热板内。
所述水箱上方设置了五层带排水孔的散热板。
所述冷却排管上设置有散热片。
水泵设置有两台,两台水泵并联设置。
水箱上设有支架,所述散热板通过支架安装在水箱上方。
支架上安装有风扇及温控装置,水箱上设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通过温控装置与风扇连接。
支架上安装有照明装置。
所述水泵入水端及出水端各设有一个水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冷水吸收机器工作时发出的热量,通过冷却排管初步冷却后排入到最顶层的散热板上,再通过散热板的小孔分水散热的方式进行再次冷却,这一过程通过水泵循环运行,可以不间断地为机器降温散热。本装置不仅节水节电,而且冷却效果更好,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冷却器装置,包括水泵5、导热管、水箱1及安装在水箱1上方的若干层带排水孔的散热板2,所述水泵5的入水口通过水管与水箱1连接,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导热管相连的冷却排管3,该冷却排管3位于散热板2的下方,且从排水孔内流出的水能够冲淋在冷却排管3上,所述冷却排管3的出口位于最上层散热板2上,以使从冷却排管3出来的水流入最上层散热板2内。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水箱1为铁板或不锈钢板焊成,水箱上焊有支架8,支架8通过角铁焊接而成,固定安装在水箱上,水箱1上方设置了五层带排水孔的散热板2,散热板2通过支架8固定在水箱1上,每两个散热板2间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散热板2中的热水的从小孔中流出后,有足够的冷却空间和冷却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宇献,未经秦宇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09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驱动油泵及其控制系统
- 下一篇:液晶显示器源极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