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库仑电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1586.1 | 申请日: | 2010-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4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金烈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烈水 |
主分类号: | B03C3/34 | 分类号: | B03C3/34;B03C3/40;B03C3/7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库仑 电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涉及一种用于工业烟尘粒子的高压静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静电除尘器,其电路原理为:直流高压电源输出端的负极端与电晕放电极电连接,输出的电压的正极端与集尘极板电连接并接地,电晕放电极和集尘极板形成静电场。
其电场中的集尘极板,采用屏蔽型的平板式结构,即为垂直悬挂平板状封闭式固定极板,其上部或下部采用锤击的方式清除平板上的积灰。电场中烟气的流经方式是使烟气平行于收尘极板在通道中直线前进,使许多尘粒或因高比电阻或因烟气流速而无法靠近收尘极,与库仑定律要求的距离很远,使尘粒受到的风力大於荷载的库仑力,造成大量尘粒来不及或无力到达极板而飘出电场外,再加上已收集的粉尘因振打造成的二次飞扬更增加了出口的排尘量,从而造成常规电除尘器难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已成了威胁我国电除尘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提高除尘效果,往往通过设置四个、五个甚至更多个串联的静电场来进行除尘、大大增加了整体造价。
集尘极板也有采用通透型的平板式结构,即集尘极板上开有孔洞,采用集尘极板、电晕放电极线和挡风板的配合组成进风沉降通道和排风沉降通道,迫使荷电后的烟尘粒子随气流通过集尘极板上的孔洞,使带有正极性的集尘极板近距离将其吸附的,因此,对亚微米级烟尘微粒,有较强的捕集能力,并对高比电阻烟尘粒子也有较好清除作用,提高了除尘效率;但是,电晕放电极和集尘极板均采用清灰振打装置进行清灰操作,其中二次扬尘容易随气流排出,增加了出口的排尘量,导致除尘效果不能保持稳定的高效率,造成难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的静电除尘器的无法避免清灰时灰尘二次飞扬、不能保持稳定的除尘高效率、成本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清灰时二次飞扬、保持稳定的除尘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库仑电除尘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库仑电除尘器,包括除尘箱体,所述除尘箱体的两端安装进风箱和排风箱,所述除尘箱体靠近所述进风箱侧设有前置电场,所述前置电场包括交替布置的固定极板和电晕放电极,所述固定极板的底部设有阳极振打,所述电晕放电极设有阴极振打,所述固定极板上开有供烟气通过的固定极板通风孔,相邻的固定极板之间形成电场通道,其中,奇数列电场通道的进口端开通、出口端封闭,偶数列电场通道的进口端封闭、出口端开通;所述除尘箱体靠近所述排风箱侧设有后置电场,所述后置电场包括交替布置的移动极板和电晕放电极,所述移动极板与用以带动移动极板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移动极板的下方设有用以刷板清灰的旋刷,所述电晕放电极设有阴极振打,所述旋刷的下方设有灰斗;所述移动极板上开有供烟气通过的移动极板通风孔,相邻的移动极板之间形成电场通道,其中,奇数列电场通道的进口端开通、出口端封闭,偶数列电场通道的进口端封闭、出口端开通。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除尘箱体靠近所述进风箱侧根据实际的除尘效率需要,在某些除尘效果要求相对不高的场合,可以仅设置一个前置电场,对除尘效果要求很高的场合,则可以设置两个甚至更多个前置电场,以实现更高的除尘效率。
所述电场通道内设中间通风板,所述中间通风板上开有通风孔;该中间通风板能够进一步优化库仑电场,使得空气中的尘粒更加容易被极板捕获,能够提升除尘效率。
所述进风箱内设有进口分布板,该进口分布板能够将烟气均匀地进入各个电场通道中,有利于提升除尘效果。
所述电晕放电极的中部设有阴极振打。
所述通风板孔为圆形、矩形、多棱形、X形、格栅形或百叶形。
升降机构的连接关系为:所述移动极板的两端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传动链连接,所述传动链与用以带动传动链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本发明从静电学库仑定律研究到,静电场的能量库仑力 可知,只要让静电场中二个静电因子q1与q2互相间的距离r值能越小越好,若能使r→0,则库仑力F值就会达到最大值即静电场功能最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烈水,未经金烈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15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