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洋生物抗菌浴室清洁液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1683.0 | 申请日: | 2010-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3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妮;王鑫;秦晓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芬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1/34 | 分类号: | C11D1/34;C11D3/48;C11D3/38;C11D3/20;C11D3/60;C11D3/30;C11D11/00;A01N65/03;A0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生物 抗菌 浴室 清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生物抗菌浴室清洁液,其有效成分为海藻活素、海藻酸、有机磷酸酯钠盐、丙二醇正丙醚、柠檬酸、海泥皂素和蛋白酶,经特殊工艺制备而成。用于家庭、宾馆、洗浴中心内的浴室、浴盆、瓷釉地面及墙壁等表面污渍的清洁,能够快速彻底清除污渍,保持设施的原有光泽,不刺激皮肤,不腐蚀排污管道,还具有消毒杀菌的功效,使用安全、方便、无毒。
背景技术 家庭、宾馆、洗浴中心内的浴室在长期使用后,会滞留很多污垢,尤其是表面覆盖的那层暗淡无光的黄锈,人们利用去污粉、洗衣粉、洗洁精也很难清除干净。已有浴室清洁剂品种很多,功能不一,稳定性差,刺激皮肤,腐蚀排污管道,清洗后还需要大量的水冲洗。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已有产品不足的海洋生物抗菌浴室清洁液,既能快速洁净浴室,又能彻底有效杀菌,使人们的洗浴环境干净卫生,放心无顾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选择合适的组分,并进行合理混配,经乳化反应而成的一种海洋生物抗菌浴室清洁液。
本发明选择的配方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海藻活素4.5-6.0,海藻酸2.0-6.0,有机磷酸酯钠盐2.0-5.0,丙二醇正丙醚1.0-3.0,柠檬酸1.0-2.0,海泥皂素2.0-4.0,蛋白酶0.5-1.5,纯化水加至100。
海藻活素,作为主要的消毒杀菌组分,该组分中的氨基六碳糖的多聚体,分子量在100万以上,可被酶分解,能溶于酸性溶液而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基团-葡萄糖胺多聚体,具有很高的活性,对微生物有很强的亲和性,故很容易被通常呈负电性的各类细菌、真菌、病毒所吸附,从而抑制了它们的分裂繁殖功能;加之聚合体形成的薄膜,堵塞了微生物的呼吸通道,使微生物窒息死亡。海藻酸作为天然的海洋生物活性成分,有助于去污、增稠、乳化、粘合等作用。
有机磷酸酯钠盐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去污、乳化、分散、净洗、润湿、抗静电和防锈性能;还具有较强的脱脂力,易溶于有机溶剂,温和,对环境无害。
丙二醇正丙醚是较好的有机溶剂,亲水亲油平衡性能极好,具有显著的去污性和偶联性。柠檬酸,采用纯天然发酵生产,是良好的助溶剂和抗再沉积剂。
海泥皂素为去污剂,添加组方中,以增加去污效果。蛋白酶为辅助功能剂,可以有效的乳化油脂和分解蛋白质,使其变成可溶于水的小分子,除了清除污渍作用外,还可提高洗涤效率。
本发明产品的制备方法是:
(1)按配比将所述组分有机磷酸酯钠盐、丙二醇正丙醚混合于水溶液中,搅拌呈透明胶状体;
(2)按配比将所述组分海藻酸、海泥皂素加热溶解后,加入透明胶体于反应罐中进行乳化反应30min;
(3)待反应液冷至30-40℃,加入柠檬酸、海藻活素和蛋白酶,搅拌均匀;
(4)检测合格后,分装。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清洁效果快速彻底;(2)有效杀灭细菌,抑菌效果持久;(3)性质温和,不伤手;(4)天然活性成分,无毒无腐蚀作用;(5)使用方便,工艺简单,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按照下表所列数据(重量百分比%)及其所属步骤进行配置:
配方一:
海藻活素 4.5-6.0
海藻酸 2.0-6.0
有机磷酸酯钠盐 2.0-5.0
丙二醇正丙醚 1.0-3.0
柠檬酸 1.0-2.0
海泥皂素 2.0-4.0
蛋白酶 0.5-1.5
纯化水 加至100
配方二:
海藻活素 5.0-6.0
海藻酸 3.0-6.0
有机磷酸酯钠盐 3.0-5.0
丙二醇正丙醚 2.0-3.0
柠檬酸 1.5-2.0
海泥皂素 2.5-4.0
蛋白酶 0.8-1.5
纯化水 加至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芬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芬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16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