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冒止咳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2286.5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6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靖开发区格力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K9/06;A61P11/04;A61P11/10;A61P11/14;A61K31/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加岭;张庆敏 |
地址: | 655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冒 止咳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金荞麦为君药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或痰多等症状的感冒止咳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咳嗽既是独立的病证,又是多种肺系疾病的一个症状,多发于秋冬季节,属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其致病原因的复杂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中医药治疗咳嗽有着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且疗效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金荞麦为君药的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或痰多等症状的感冒止咳中药组合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感冒止咳中药组合物,其原料药为:金荞麦50-70重量份;沙参40-60重量份;柴胡20-40重量份;款冬花20-40重量份;黄芩20-40重量份;百部20-40重量份;荆芥10-30重量份;紫菀10-30重量份;防风10-30重量份;前胡10-30重量份;枇杷叶10-30重量份;桔梗10-30重量份;五味子10-30重量份;苦杏仁10-22重量份;化橘红5-15重量份;法半夏5-15重量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的原料药为:金荞麦60重量份;沙参50重量份;柴胡30重量份;款冬花30重量份;黄芩30重量份;百部30重量份;荆芥20重量份;紫菀20重量份;防风20重量份;前胡20重量份;枇杷叶20重量份;桔梗20重量份;五味子20重量份;苦杏仁15重量份;化橘红10重量份;法半夏10重量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用于制备治疗伤风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或痰多等症状的药物。其可以为上述中药组合物和任意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临床常用的各种剂型,如临床上可接受的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冲剂、口服液、煎膏剂、合剂或散剂。其中优选的剂型为煎膏剂。此剂型口感好,病人服用方便,且易于接受,并且药效物质成分含量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冒止咳膏中成药产品,其制备方法为:十六味,除苦杏仁单独蒸馏提取外,其余十五味中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h,第二次1h,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静置2h,取上清液,浓缩至适量。加入炼蜜,煮沸,放冷;依此加入岩白菜素、陈皮酊、甘草流浸膏、杏仁水、薄荷脑乙醇溶液,加炼蜜适量,搅匀,即得。
炼蜜:将蜂蜜置锅内,先用武火加热,沸腾后改用文火,并不时捞出漂浮的泡沫及蜡质等,炼至色泽加深,用手捻之其粘性较生蜜略强时,离火备用。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感冒止咳中药组合物具有解表驱邪,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临床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痰多等症。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感冒止咳膏
一、配方
金荞麦60g 沙参50g 柴胡30g 款冬花30g 黄芩30g
百部30g 荆芥20g 紫菀20g 防风20g 前胡20g
枇杷叶20g 桔梗20g 五味子20g 苦杏仁15g 化橘红10g
法半夏10g 岩白菜素1.5g 薄荷脑1g 陈皮酊1ml 甘草流浸膏1ml
炼蜜适量。
二、制法:
前十六味,除苦杏仁单独蒸馏提取外,其余十五味中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h,第二次1h,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静置2h,取上清液,浓缩至适量。加入炼蜜,煮沸,放冷;依此加入岩白菜素、陈皮酊、甘草流浸膏、杏仁水、薄荷脑乙醇溶液,加炼蜜至1000ml,搅匀,即得。
炼蜜:将蜂蜜置锅内,先用武火加热,沸腾后改用文火,并不时捞出漂浮的泡沫及蜡质等,炼至色泽加深,用手捻之其粘性较生蜜略强时,离火备用。
三、性状
本品为黄棕色至淡红棕色膏状液体,久置可有微量混浊,气香,味酸甜,微苦、凉。
四、鉴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靖开发区格力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曲靖开发区格力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22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发生器
- 下一篇:从电池单元的气体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