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脑萎缩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3644.4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3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彭世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世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25/00;A61P2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6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萎缩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神经精神性药物,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脑萎缩的中药。
背景技术
脑萎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本身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萎缩的一类神经精神性疾病。脑萎缩包括小儿脑萎缩、成人脑萎缩。以老年人多见。萎缩在临床最主要的症状是痴呆,尤其是老年人易引起老年痴呆症。脑萎缩属中医“痴呆”、“健忘”、“眩晕”、“痿证”、“震颤”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虽病位在脑,但与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病理机制属本虚标实,目前一些治疗脑萎缩的药物疗效并不理想,且多伴有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针对治疗脑萎缩的药物存在的一些疗效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脑萎缩的中药,该种治疗脑萎缩的中药见效快,药效显著、安全有效,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具体配比是:白芷10克、黄芩10克、升麻10克、苍耳子10克、辛夷10克、天麻10克、郁金10克、石菖蒲10克、制南星10克、桔梗10克、红茶10克,该中药的药量的精确度为各药的±10%。
本发明的药理是:白芷:祛风,燥湿,消肿,止痛;黄芩: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苍耳子:止痛宣肺;辛夷:祛风,通窍;天麻:平肝息风、祛风止痛;郁金: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石菖蒲: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制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红茶:提神醒脑。
本发明的配制工艺:将苍耳子入锅炒干备用,将炒干的苍耳子与白芷、黄芩、升麻、辛夷、天麻、郁金、石菖蒲、制南星、桔梗、红茶一起混合入筛,用清水筛冲,捞出烘干,研磨成细粉,机制成丸。
本发明的用药方法是:每日三次,一次5-6克,一个月为一疗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治疗脑萎缩的中药滋补肝肾,益精健脑,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健忘,头晕,心悸失眠,倦怠乏力等症状在内的脑萎缩,药效显著、安全有效,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
经过4年来,对100例治疗脑萎缩的患者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5%,有关临床治疗情况详述如下:
1.病人概况:选择病史、病情、年龄及原始治疗方法等项目。
2.病人来源:以综合医院患者和专业门诊医院患者。
3.病例入组标准,依照治疗脑萎缩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分,性别、年龄不限,治疗前停用其它各种治疗药物和治疗方式。
4.配制工艺:将苍耳子入锅炒干备用,将炒干的苍耳子与白芷、黄芩、升麻、辛夷、天麻、郁金、石菖蒲、制南星、桔梗、红茶一起混合入筛,用清水筛冲,捞出烘干,研磨成细粉,机制成丸。
5.用药方法:每日三次,一次5-6克,一个月为一疗程。
6.疗效评定
①痊愈:症状消失,彻底痊愈。
②显著:治愈后1年以上未有复发。
③有效:各种脑萎缩患者的病发症状显著减少。
④无效:治疗前后变化不大,或一度好转,后又恢复至治疗前症状。
7.疗效分析:
①病程:6个月~1年为15例,2年~3年为50例,3年以上为35例。
②年龄组:8~19岁5例,20~40岁5例,41~50岁25例,51~60岁30例,60岁以上35例。
③第一种配制药量方案:白芷11克、黄芩11克、升麻11克、苍耳子11克、辛夷11克、天麻11克、郁金11克、石菖蒲11克、制南星11克、桔梗11克、红茶11克。
该方案的疗效分析,用药时间为1~2个疗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世红,未经彭世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36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