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输电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3984.7 | 申请日: | 201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2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董树功;董盛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树功;董盛巍 |
主分类号: | H02J4/00 | 分类号: | H02J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4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输电 | ||
技术领域:
能源领域。
技术背景:
根据有关资料,电力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电动机等)在传输过程中电能损耗占总发电量的27%~32%。以2009年计(2009年全年我国发电量总计36,506亿千瓦时),就有9,856~11,681亿kwh电能损耗在运行的各种电气设备传输的过程中,这相当于十个中等用电量省的用电量之和,以0.35元/kwh计算,每年就有3,779亿元(人民币)以上,日损失超过十亿元,其中高压送电线路,及二次变电所高压配电线路的电能损失约占总发电量的7%~8%,其它电路损失约占总发电量的13%~15%。
现有的输电方式主要为金属导体输电和正在研制的超导体输电。金属都有电阻,这种状态无法得到大的改变;而超导输电在现有理论与实践中,在重量尺寸相同的情况下与常规电缆相比,高温超导电缆的传输容量可提高3~5倍,损耗下降60%。但是超导设备昂贵,运行复杂,至今难以实现大规模应用,如何减少电能的无功损耗,对于电能量的利用和国家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发明内容:
现有理论和实践都表明,电子在真空环境中(如电子射电管中),可以毫无阻力地运动。因此人为的创造一种真空环境,使电子在其中毫无阻力的运动,实现异地传输,使电能损失最小,就是本发明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本发明的主要构思为,用绝缘材料制成管道,并将管道抽真空,电子由电源提供,由输入端进入真空管道向输出端运动,而完成“电能”的无阻力、无损耗的异地传输。
本发明为三部分:一.电子输入部分。二.传输和电能转化部分。三.电子接收和回路部分(为接地或接零线)。其中,第二部分的传输为电线(单管道)和电缆(多条组合管道),电能转化为各种电气设备(由输电真空管道制造的各种电气设备)。
从理论上讲,电子在真空环境中运动无阻力,但是由于人类目前的技术手段无法做到绝对真空,因此无法做到绝对无阻力。这样,真空管道的真空度越高,电阻越小,性能越好。与金属导线和超导导线相比,用真空管道输电,由于没有“原子实”的阻碍,在相同截面内和相同环境条件下,真空管道远比金属导线和超导导线可以输送更多的“电能”。
从理论上讲,电子在热环境中运动阻力变大,为防止周围环境温度对“电能”传输过程中的影响,电线、电缆、及各种电器设备,可覆盖隔热层或使之处于低温环境中,温度越低性能越好。
从理论上讲,真空环境电子运动无阻碍。与导体相比,由于没有原子实的阻挡,其输电能力应该是金属导线和超导导线的数倍。这样在相同能力的输电条件下,真空管道的直径可以做的很小;各种电气设备体积可以做的很小。这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电气设备的性能和用途。使人类对电能利用范围更广泛。
新颖性:与常规输电和超导输电相比,真空输电是使电子在无介质的空间无阻力的远距离传输,是全新的远距离传输方式。
先进性:真空输电是输电方式中无功损耗最小的输电方式(它的性能超过正在研究,还没有泛使用的利用高温超导材料输电的方式),它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能源,极大的提高能源利用率
除减小无功损耗外,还节约大量的贵重金属,尤其对中国人均资源占有率极低的情况有更重要的意义。
真空输电单位截面输电量大,可以极大的提高电气设备的性能和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小规模实验,取得经验后,再大规模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树功;董盛巍,未经董树功;董盛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3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PV自力城市车
- 下一篇:一次扣压成型式电缆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