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钾盐矿旋转分解正浮选制备氯化钾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4249.8 | 申请日: | 201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2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曾波;王国栋;李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D3/08 | 分类号: | C01D3/08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媛德;范严生 |
地址: | 650228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钾盐 旋转 分解 浮选 制备 氯化钾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固体钾盐矿旋转分解正浮选制备氯化钾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固体钾盐块矿原料经闭路粗碎→旋转分解及选择性分级→管流矿化→柱式正浮选→分离→再浆洗涤→再分离→干燥→氯化钾产品,其步骤为:
a.固体钾盐矿原料经闭路粗碎,采用井下开采的固体钾盐矿块矿为原料,将钾盐矿经闭路破碎,控制其钾盐矿粒度为-10mm;
b.旋转分解及选择性分级,是将破碎的固体钾盐矿、水和饱和卤水以水溶解氯化镁的比例送入旋转分解分级器进行分解及选择性分级得到细粒级的矿浆,同时在旋转分解器内进行选择性分级分离出粗颗粒尾盐直接抛尾;
c.管流矿化:从旋转分解器得到的矿浆由泵送入到管流矿化混合器与浮选捕收药剂盐酸十八胺进行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矿化矿浆;
d.柱式正浮选:从管流矿化混合器来的矿化矿浆进入到浮选柱内,在浮选柱进行旋流→静态正浮选并得到合格的粗钾泡沫;
e.步骤d所得的粗钾泡沫经分离、再浆洗涤、再分离后干燥得到含量为95%的氯化钾产品,从步骤d的浮选柱低部排出的尾盐矿浆经过滤分离得到尾盐直接抛尾;
f.旋转分解器和浮选柱直接抛尾的尾盐后直接送入井下充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钾盐矿旋转分解正浮选制备氯化钾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钾盐矿原料为地下开采的光卤石矿、光卤石→钾石盐矿和光卤石→石盐混合块矿或盐田光卤石结晶矿。
3.根据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钾盐矿旋转分解正浮选制备氯化钾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b钾盐矿引入到旋转分解器中加水和母液进行旋转分解,分解的时间控制在0.25~2.0小时,分解的温度控制在10~40℃,旋转分解器转速控制在5~44转/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钾盐矿旋转分解正浮选制备氯化钾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水溶解氯化镁的比例,是加水分解,其中水加入量是以钾盐矿中氯化镁的含量为基准,按照KCl-NaCl-MgCl2-H2O四元水盐体系相图,计算出溶解氯化镁的水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钾盐矿旋转分解正浮选制备氯化钾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固体钾盐矿加水和母液在旋转分解器中完成冷分解后的矿浆固相组成为氯化钾与氯化钠,液相组成是氯化镁、氯化钾和氯化钠的三相饱和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钾盐矿旋转分解正浮选制备氯化钾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分解产生的矿浆经过旋转分解器得到浓度重量比为15%~40%的分解矿浆,分级出0.5~10 mm的粗颗粒氯化钠石盐,控制其氯化钾含量小于2.0%,分级尾矿直接排放到井下作为充填料回填或精制成氯化钠产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钾盐矿旋转分解正浮选制备氯化钾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的分解矿浆由泵送入到管流矿化混合器与经过计量的浮选捕收药剂盐酸十八胺在管流混合矿化器中进行混合矿化,控制其浮选捕收药剂用量为原矿重量的1.0~2.5%,矿化混合时间为1~5min,混合温度为10~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钾盐矿旋转分解正浮选制备氯化钾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得到的矿化矿浆直接进入浮选柱进行正浮选,浮选柱形成的浮选泡沫经过过滤分离可获得氯化钾含量80.0~85.0%的粗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钾盐矿旋转分解正浮选制备氯化钾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步骤d处理,固体钾盐矿通过一段浮选柱浮选,粗钾的浮选收率为70.0~98.0%,粗钾中氯化钾含量80.0~85.0%,钾盐矿中钾的总收率65.0~85.0%,正浮选工艺生产的氯化钾产品含量大于9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化工研究院,未经云南省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42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