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流墙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5095.4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3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单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发成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E01F7/04;E02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46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流墙 | ||
一、技术领域:泥石流是大山区陡坡缓坡因极端天气降水过多,将泥土泡烂成为烂泥,拌和烂石头,急剧向低处涌去,一路汇合各路奔流的泥石流造成声势浩大的洪流,山坡越陡,来得越远,来势越快、越大,且惯性越大,由于拌有大量的乱石,石头之间的剧烈碰撞,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声,同时也像炮一样打出去的速度之快,山区也叫打炮,俗称“走蛟”,传说普天下每年要走48条蛟到海中去喂鳌鱼,说因为陆地是四大鳌鱼背负着的,如果不用48条蛟喂鳌鱼,鳌鱼一眨眼世界就要山崩地裂,天翻地覆,其实就是地震。其实并非什么走蛟,就是土地中水分过多,水分过余饱和受地球引力的影响要向下崩流。由于山大坡陡,越汇合越多的泥石流急剧冲下,惯性太大,势不可挡,到了很平坦的地方才全部停下来淤积于此地,这就是泥石流的特点。
我家住重庆市奉节县一个偏僻的大山区,家旁边是一条小山沟,上面是一个很陡的大槽,由于解放前原来都是森林,大集体时期,开垦过量,一条小山沟我亲眼见到发生过4次较大泥石流,每次都是在几秒钟之内冲击千米远到了较缓地段开阔的地方才停下来,淤积到一大片的开阔地,毁损田地庄稼房屋。我还曾考察过陕西镇坪县华坪乡竹子溪的近代一次较大的泥石流,此次泥石流流程约5公里,堆积面积方圆约500米直径,最厚处达20-30米,方量约500万立方米,将河水阻断形成5-6公里长的堰塞湖,直淹到上游的一个山沟,所以此地后来人们叫做回龙溪,这次泥石流估计是发生在清末,经过百年的冲洗,才冲开一条河道,这种泥石流在大山区举不胜举,近年来也发生过不少次数,如05年黑龙江一所小学90名学生被泥石流卷走,云南贡山等县连续发生两次损失惨重的泥石流,每起都有数十人遇难,特别是甘肃舟曲县发生的泥石流,上千人遇难,数千人无家可归,这种泥石流,一旦发生不可抵御。来势虽凶猛,但可预防。可在将有泥石流发生的下面有一段较缓的而又经过较开阔地段后设下并列箕形钢筋混凝土防流墙,简称“防流墙”,便可盛装住汹涌的泥石流,将汹涌的泥石流拦截于防流墙内使之不造成损失,而且可保持水土不流失,上面有泥石流将要发生的下面都可以用人工防流墙拦截泥石流。在山区的公路铁路,交通要道,城市和郊区的上方山沟口处都预先设置防流墙,对公路、铁路、交通要道、城市和郊区的安全才有保障,因为山大坡陡发生泥石流是必然的,不是罕见的,只分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出现极端的降水,什么时候就会发生,特别是地震将山体震松的山区尤为严重,还有修路或其他建设将土石方填入山沟的回填土地方都是发生泥石流的必然因素,例如汶川、舟曲所发生的泥石流就是地震震松山体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发成,未经单发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50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