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角可卸再生式水冷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5135.5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6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范茂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旭日冶金环保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7/4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8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角可卸 再生 水冷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导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冷电缆。
背景技术
在硅铁、钢铁及特钢生产企业的产品生产时,其工况处于高温、浓烟尘中,故在连接汇流排与短网的导电电缆需板式水冷大电流电缆。因而,该水冷电缆外套胶管极易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损坏。目前业内配套产品生产厂家设计生产的板式水冷电缆全部为整体式。所以,一旦电缆的外套管损坏,也将整个电缆报废更换掉,致使停产、更换,其维修成本和停产时间都较长,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生产计划,也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方便低成本、短时间更换的变角可卸再生式水冷电缆。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变角可卸再生式水冷电缆,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固定连接铜接头和第一接水管,铜接头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连接铜绞线的一端,铜绞线的另一端连接一连接头,铜接头外套置胶管,胶管靠近第一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卡箍与铜接头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固定连接第二接水管,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还固定连接铜接头套,铜接头套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固定连接底座,底座上设置通孔;所述铜接头套套置在连接头外,所述第二接水管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头外固定连接径向凸台,所述连接头的自由端穿置在所述通孔内,连接头的自由端连接螺母,螺母设置在底座的外侧;所述胶管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套置在铜接头套的开口端外,并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卡箍固定。
本发明通过以上设计,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所有的焊接均可在安装胶管前预先完成,排除了焊接时对胶管的一切损伤可能性,延长了胶管的使用寿命。
2、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可根据安装需要,只要松动螺母便可调成任意所需角度,从而避免了胶管的扭曲及变形,这样也同样延长了胶管的使用寿命。
3、螺母不但起到锁紧的作用,同时因为其为螺纹,故,增加了工件的导电面积,从而避免了电能的损失与浪费。
4、当胶管损坏时,松开螺母及两端的卡箍,即可将胶管抽出更换掉,其它零部件可以继续长久使用,而不像其它水冷电缆那样,整个报废。其损耗降低95%以上,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每台炉子每年可节约48万元以上。
本发明不但具有严密、紧凑、合理的结构,同时做到了真正的节能降耗,使硅铁、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
所述径向凸台与底座之间设置O形密封圈,可杜绝工件工作时的冷却循环水渗漏现象。
为了使密封性更佳,所述径向凸台与底座之间设置密封压垫。
底座与螺母之间设置平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铜接头,2第一卡箍,3胶管,4铜绞线,5铜接头套,6第二连接板,7密封压垫,8连接头,8-1径向凸台,9螺母,10平垫,11O形密封圈,12第一接水管,13第一连接板,14底座,15通孔,16第二接水管,17第二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变角可卸再生式水冷电缆,包括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6,第一连接板13上焊接铜接头1和第一接水管12,铜接头1远离第一连接板13的一端连接铜绞线的4一端,铜绞线4的另一端连接一连接头8。铜接头1外套置胶管3,胶管3靠近第一连接板13的一端通过两个第一卡箍2与铜接头1固定。
第二连接板6上焊接第二接水管16和铜接头套5,铜接头套5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固定连接底座14,底座14上设置通孔15。铜接头套5套置在连接头8外,第二接水管16与底座14之间的连接头8外固定连接径向凸台8-1,径向凸台8-1与底座14之间设置O形密封圈11和密封压垫7。连接头8的自由端穿置在通孔15内,连接头8的自由端连接螺母9,螺母9设置在底座14的外侧,底座14与螺母9之间设置平垫10。胶管3远离第一连接板13的一端套置在铜接头套5的开口端外,并通过两个第二卡箍17固定。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如下:预先将第一连接板13、第一接水管12和铜管接头1焊牢焊实,将第二连接板6、第二接水管16和铜接头套5焊牢焊实。
将铜绞线4的左端塞进铜管接头1,并用压机将塞有铜绞线4的一端压实,使铜绞线4与铜管接头1紧密连接。铜绞线4的右端与连接头8如法炮制,压实连接。
将胶管3从右端套入至铜管接头1最大外径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旭日冶金环保设备厂,未经江苏旭日冶金环保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51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超导磁体的冷却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电源监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