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电源预断接应急接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5558.7 | 申请日: | 201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7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芹;王延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芹 |
主分类号: | H01R4/36 | 分类号: | H01R4/36;H01R4/38;H01R4/60;H01R11/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500 山东省东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电源 预断 接应 接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接线夹,直接涉及高压电源预断接应急接线装置,特别适用于在10KV高压线上T接后支线使用的场合。
背景技术从10KV高压线上向用户接入输电支线,和在电杆上安装控制设备、器具一般都要用到T型接线夹和并沟线夹,现有T型接线夹一般为分体结构,即从中间分开为两个部分,工作状态二者合拢,其上端的水平部分形成主线支撑体,下端的铅垂部分形成支线支撑体,主线支撑体与主线吻合后由U型螺栓在两端固定,两半支线支撑体合拢并包容支线后形成完整的支线支撑体,支线支撑体由U型螺栓紧固。这种T型接线夹结构简单,但当接线处需要断开或需要重新接入支线的时候,必须首先将高压线上的电源切断,然后卸下U型螺栓、分离接线夹,再取出或接入支线才能实现,并沟线夹也相同于T型接线夹安装做法。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同一个供电区域所有用户的用电,需提前告知其他用户并周密调整用电计划才行,代价十分昂贵,特别是涉及某些特殊行业的用户时更是如此。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高压电源预断接应急接线装置,它能有效地克服现有T型接线夹存在的只有停止送电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从高压线上断开或恢复接入支线操作的弊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高压电源预断接应急接线装置,具有加强固板体和可断接电导体,所述加强固板体中间位置设置固板孔眼,固板孔眼上端设置止动固定孔眼,下端设置固管半圆凹型板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方案是:所述可断接电导体中间位置设置连板孔眼,连板孔眼上端设置止动固定孔眼,止动固定孔眼上端设置压接线孔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可断接电导体下端设置导线插接管,导线插接管外侧端设置导线顶紧螺栓封栓孔,对应导线顶紧螺栓封栓孔前端设置导线顶紧螺栓。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在加强固板体中间位置设置固板孔眼,固板孔眼上端设置止动固定孔眼,下端设置固管半圆凹型板尾,当可断接电导体附着与固板体紧固后,板动导线顶紧螺栓可断接电导体不移位,导线插接管还可能够充分接受外力不损伤。
本发明又由于在可断接电导体下端设置导线插接管,当线路接通时,可将导线直接插入导线插接管顶紧螺栓即可顶紧压牢。
本发明还由于在导线插接管外侧端设置导线顶紧螺栓封栓孔,对应导线顶紧螺栓封栓孔前端设置导线顶紧螺栓,为防导线顶紧螺栓退出时脱孔,可将导线顶紧螺栓预先拧入螺孔,还可通过螺栓封栓孔对导线顶紧螺栓端部进行方便开边锁栓。
附图说明图1是可断接电导体,图2是加强固板体,附图是本发明高压电源预断接应急接线装置的结构原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结构,图1加强固板体1中间位置设置固板孔眼2,固板孔眼2上端设置止动固定孔眼3,下端设置固管半圆凹型板尾4,图2可断接电导体5中间位置设置连板孔眼6,连板孔眼6上端设置止动固定孔眼7,止动固定孔眼7上端设置压接线孔眼8,可断接电导体5下端设置导线插接管9,导线插接管9外侧端设置导线顶紧螺栓封栓孔10,对应导线顶紧螺栓封栓孔10前端设置导线顶紧螺栓11。
本发明的安装过程为:首先将图2可断接电导体5导线顶紧螺栓11通过导线顶紧螺栓封栓孔10开边锁栓,将图1加强固板体1、图2可断接电导体5两体吻合通过固板孔眼2连板孔眼6放在支持绝缘子端部固定螺栓上拧紧固牢,再将螺栓穿入图1止动固定孔眼3、图2止动孔眼7拧紧固牢。然后将电源端(带电端)压接与图2可断接电导体5上端压接线孔眼8,最后将导线受电端(不带电端)插入导线插接管9内拧紧导线顶紧螺栓11顶牢即可完成安装。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为:当更换设备、器具在带电壮态下断开支线,首先用端部带有棘轮板手的绝缘拉杆套入图2可断接电导体5导线顶紧螺栓11上,用工具绝缘拉杆板动棘轮板手,板动棘轮板手时,由于导线插接管9吻合与固管半圆凹型板尾4内,导线插接管9受外力影响不损伤,此时螺栓即可安全方便而松开,再将可锁紧夹具套在工具绝缘拉杆上拔下导线即可断开线路连接。
使用本发明,在更换设备、器具、断开支线时,不需大面积停电,可在带电壮态下即可实现对线路的断开和接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芹,未经王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55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聚变及其它应用的表面上的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
- 下一篇:校准石材表面的方法